游戏百科

中国第一例换脸手术|医美史

本文为《大美界》原创作者 | 李雪颖「 编者言 」读史使人明智。走近医美历史,看清医美行业全貌。把逝者的脸换到生者脸上,

本文为《大美界》原创

作者 |  李雪颖

「 编者言 」

读史使人明智。

走近医美历史,看清医美行业全貌。

把逝者的脸换到生者脸上,医学上称之为异体颜面复合组织移植术。迄今为止,国际上已成功实施40多例这样的“换脸”手术。

2005年11月27日在法国诞生了全世界第一例“换脸”手术。全球第三例换脸手术也是法国人完成的。

虽然美国是最早启动研究“换脸”项目,美国人实施的是全世界第四例换脸手术。

世界上第二例换脸手术,也是全亚洲的第一例换脸手术于2006年4月在中国由郭树忠医生主刀,历时17小时完成,震惊了全球。

其实,早在2005年12月,时任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现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的郭树忠,就带领团队实施了世界首例兔“换脸术”,成功将白兔的半张脸移植给灰兔。

郭树忠教授对《大美界》表示:“整形外科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诞生的,当时大面积近距离的枪伤,给战士们造成严重的毁容。整形外科,特别是军医有一个使命就是修复这种严重的毁损伤。给李国兴做的这台手术正是研究非常严重损伤的一个修复技术,当时的研究主要是考虑到战伤的修复,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术,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得到了国家、军队、医院的大力支持。”

1

脸被撕掉,生活被撕裂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书中,有一位足不出户的“怪物”拉德利,他的温柔从未被偏见吞噬。

现实中,一位云南小伙子李国兴的脸被熊撕烂,为了不吓到村民们,从此便很少出门,整天躲在自家房间里黑暗的角落里,感觉自己像“怪物”。

事情的起因在2003年10月7日,家住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的傈僳族小伙子李国兴,在山林中放羊。临近天黑,他发现家里的两只羊不见了踪影,便上山去找,一直找到天黑,羊没有找到,却遇上了一头成年黑熊。

黑熊扑向李国兴。他的脸被黑熊撕烂。他的半边脸,包括颧骨、鼻子、上下嘴唇,血肉模糊。虽然在当地经过治疗,李国兴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他从此也无脸见人。

这次变故让李国兴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曾经想到用死来结束这种非人非鬼的日子。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05年,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公益组织得知了李国兴的不幸遭遇,辗转联系到了郭树忠教授。

郭树忠表示:“如果不考虑心理层面,李国兴是基本健康的人,可是他心理上确实压力非常大。我们接诊他的时候,他右侧的脸绝大部分都没了,鼻子全部没有了,上嘴唇也全部没有了,另外一侧脸上不光肉没有了,骨头也没有了。”

郭教授说可以帮助李国兴换一张全新的脸。当时,人们听说过换肝、换肾,换脸还是头一次听说。与换肝、换肾手术一样,这都属于器官移植手术,所不同的是,换脸属于体表器官移植。

听起来,换脸似乎没有换肝换肾那么复杂,但实际上,换脸手术的复杂程度要远比其他的器官移植高得多。

2

我国第一例换脸手术

李国兴的受伤状况比全世界换脸第一人—法国伊莎贝尔的情况还要严重,手术更为复杂、精细,难度也更大,手术成功率也更低。

“脸面对每个人太重要了,受体方面,还有他将来的生活,他的家人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郭树忠说。

郭树忠把自己的担忧,手术的危险性,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国兴。但是李国兴表示,他太渴望能再次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愿意去尝试。李国兴的勇气也给了郭树忠不小的鼓励。

2006年4月13日12:30,中国第一例换脸手术在西安西京医院手术正式开始。

▲中国第一例换脸手术中

郭树忠医生团队必须在6个小时之内完成供体与李国兴脸上的血管对接。供体组织如果长时间没有血液供应,供体的肌肉将会失去活性。

由于移植的组织包括骨、软骨、肌肉、皮下组织、腮腺、皮肤等等,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血管缝合、神经缝合的难度比较大。

手术中采用显微外科的方法,将比细火柴杆还要细很多的血管、神经,用仅仅是头发丝1/10那么粗的线进行缝合。

尤其是在血管缝合的时候,一般要缝到12针左右才能保证血流正常通过。

此外,还要接骨头,将患者的神经与供体的神经对接。也就是说,李国兴换上新脸后,能不能笑、能不能做出其他的面部表情,全要靠面部神经,神经缝合完成,才能宣告整个手术完成。

由于李国兴面部受损严重,加上疤痕形成时间太长,他的面部神经出现了粘连的现象。医生又花了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找到李国兴的面部神经主干,并将其缝合。

2006年4月14日凌晨5点,历经了将近17个小时,换脸手术圆满结束。

作为中国第一例、全球第二例换脸手术,郭树忠医生团队与李国兴共同创造的这一奇迹,震惊了世界。

▲李国兴做完“换脸”手术后

这项手术不仅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为后续的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如手移植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

探索性手术意义重大

郭树忠主刀的这台亚洲第一例“换脸”手术,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这台手术经验论文发表在全球顶尖的医学期刊《柳叶刀》上,世界各地的医生后来做换脸手术都会参考这台手术的经验。

“换脸术”远非普通的美容手术,而是治疗因严重创伤、烧伤、肿瘤切除等造成的面部组织巨大缺损、功能丧失乃至毁容的术式。

全球范围内“换脸术”都属罕见的探索性手术。

从技术方面来讲,该手术的成功率很低,整个手术操作过程难度非常大。

郭树忠把换脸手术看作是整形外科最难做、最前沿、最富挑战的一个手术。除了时间长,换脸手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复杂。

想要进行这项手术,光有整形外科医生是远远不够的。涉及骨科时,需要颌面外科医生参与;涉及鼻子的问题时,需要耳鼻喉科医生参与……

“当时我做那台手术时有一百多人(医护人员)参与,检验科出结果、放射科看片子等等,这是一个团队协作。”郭树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换脸手术的难度。面部有许多神经、血管和肌肉,都需要在手术中进行准确的吻合。

其次,要面对艰难的康复过程。一些接受换脸的人必须重新学习如何呼吸、说话和吃饭。

第三,因为是移植手术会产生排斥的可能性,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制剂来减少排斥反应。这些免疫制剂也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心理因素,郭树忠谈到,由于面部移植的特殊性,患者经常会出现自我认知的问题,即移植后的“我”不是以前的“我”。“克服心理障碍对患者来讲很重要,也很难。”郭树忠说。

也就是说,换脸手术不仅耗时长、风险高,术后康复过程也异常艰难。患者需要面对心理挑战,可能需要重新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并终身服用免疫制剂以对抗排斥反应。而成功实施手术可以为患者带来新生,使他们重获生活的信心。

自郭树忠教授成功实施国内首例换脸手术以来,中国在面部移植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沿,为世界医学界提供了重要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