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红”与“偷税漏税”挂钩,流量光环便成了遮羞违法行径的幌子。近日,网红小影夫妇偷税漏税案尘埃落定,13家关联企业被追缴税费1782.48万元、罚款597.33万元,主账号关联公司单家追缴额就达593万元,此前“单户偷逃超900万元”虽系误读,却难掩其违法事实的恶劣。

这场偷税闹剧,尽显其手段的卑劣与态度的嚣张。他们借亲友身份注册空壳公司转移收入、拆分佣金,对消费者的发票诉求推诿塞责甚至开具免税发票;被举报后非但不整改,反而频繁注销旧店、更换主体逃避稽查。更令人不齿的是,面对23名消费者因商品质量与发票问题发起的举报,他们在直播间叫嚣“没有哪个网红税务是规范的”,还自封“纳税大户”,即便处罚结果公布,仍能堂而皇之继续直播,将法律尊严与消费者权益踩在脚下。

从2022年举报到结果公布,3年的时间差让违法者持续敛财,不仅暴露了小影夫妇对法律的漠视,更让平台监管与流程效率遭人质疑。舆论的强烈批评直指其“流量变现”外衣下的贪婪,挑战税收底线、坑骗消费者的行为,早已突破商业道德与法律红线。

此案是对网红行业的沉重警示:逃税多次被罚或将触发刑事责任,流量再大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也提醒消费者,网购时务必索要发票、留存证据,遇侵权及时举报。如今,平台是否封号、消费者如何索赔仍悬而未决,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恐难平息公众对“网红违法成本过低”的疑虑,更难守住税收公平与市场秩序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