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花48万给女儿买医院行政岗编制,结果竟是一场精心的骗局

48万买三甲医院编制?“他说花48万,不用考试就能进郑大一附院当行政岗,还是正式编制。”2025年11月,郑州刘女士的哭

48万买三甲医院编制?

“他说花48万,不用考试就能进郑大一附院当行政岗,还是正式编制。”2025年11月,郑州刘女士的哭诉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场精心策划的医疗职场骗局就此浮出水面。这笔几乎掏空家底的“运作费”,不仅没为女儿换来稳定工作,反而让这个普通家庭陷入了绝境,更撕开了这类骗局的遮羞布。

故事要从2025年初说起。刘女士的女儿刚毕业,一直想找份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尤其向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郑大一附院”)这样的三甲医院。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中间人介绍,她认识了自称“手眼通天”的王某。对方一见面就抛出“重磅消息”:“郑大一附院正在秘密招行政岗,我有内部渠道,能绕过笔试面试,直接帮你拿到事业编制。”

为了让刘女士深信不疑,王某拿出了一整套“证据”:印有医院抬头的“招聘文件”上,标注着“引进人才预留名额”;“领导批示”的复印件上,签着看似逼真的签名;更贴心地安排刘女士女儿与所谓的“医院人事科张主任”视频通话,对方在镜头前熟稔地聊着医院的招聘流程,句句都说到母女俩心坎里。“他说这种名额特别少,是给有资源的人留的,错过就没机会了。”被“稀缺名额”冲昏头脑的刘女士,开始按照王某的要求“凑钱运作”。

前后三个月里,刘女士分三次交出了48万元“打点费”——其中20万是东拼西凑的现金,15万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银行转账,还有13万是家里传下来的黄金饰品,王某说“给领导送礼,实物比钱更稳妥”。为了让刘女士放心,王某还签了一份“保密协议”,承诺“办不成全额退款”,落款处盖着“河南升学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红章,看着格外正规。

可当刘女士的女儿在家等待了四个月,始终没收到录用通知时,她才慌了神。拨通王某的电话,提示已是空号;微信发消息,发现自己早已被拉黑。这时她才意识到,所谓的“内部渠道”“领导关系”,全都是精心编织的谎言。

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发现,王某所属的“河南升学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底才成立,注册资本仅101万元,经营范围只包括教育咨询、招生辅助等普通业务,别说“代办体制内岗位”,连劳务派遣资质都没有。就是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却敢打着“搞定三甲医院编制”的旗号招摇撞骗。

“我院所有编制岗位,都必须通过省人社厅统一平台招聘,全程公开透明,绝不可能有‘内部操作’。”郑大一附院人事处负责人明确澄清。根据医院2025年公开的招聘方案,全年819个招聘岗位中,行政岗仅占12%,而且要求必须是硕士及以上学历,还要经过资格审查、笔试、技能考核、面试、体检、政审六道关卡,一道都不能少。

单看2025年1月的行政岗招聘就知道竞争多激烈:1273人报名,最终只录用15人,竞争比高达85:1。更关键的是,所有录用人员名单都会在省人社厅官网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现在医疗系统招聘管得特别严,谁要是敢搞暗箱操作,一旦被举报,不仅录用者会被取消编制,相关责任人也会被追责,甚至终身禁入医疗行业。”某三甲医院人事主管透露,这种“顶风作案”的风险,没人敢轻易触碰。

事实上,刘女士遭遇的骗局并非个例。有网友整理发现,2024年全国至少发生17起类似的医疗职场诈骗,涉案总金额超600万元。这些诈骗团伙特别会“精准定位”——通过医疗招聘网站、考研培训机构等渠道,锁定那些急于找稳定工作的求职者,尤其盯着护理、行政这类竞争激烈的岗位。他们的话术套路也大同小异:“直接入职”“预留名额”“内部指标”,再配上伪造的文件、系统截图,很容易让求职者上钩。

而河南、山东、江苏等医疗资源密集的省份,成了这类骗局的重灾区,这背后与部分人“编制崇拜”的心态不无关系。很多家庭觉得“砸钱买编制值”,却没算过一笔明白账:以郑大一附院行政岗为例,新入职员工月薪约6500元(含绩效),一年收入大概8万元。就算不考虑利息损失,48万也需要6年才能“回本”,可医院行政岗合同期通常是3年,续聘还要重新考核,所谓“稳定”本就充满变数。

目前,刘女士已向郑州市公安局报案,案件被定性为“接触性诈骗”。按照法律规定,涉案金额达50万元以上就属于“特别巨大”,若涉案款项能追回,主犯可能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对刘女士来说,即便骗子受到惩罚,这段被骗的经历也成了全家难以磨灭的伤痛。

这起骗局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找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尤其是体制内、公立医院这类正规岗位,招聘流程必然公开透明,任何“花钱买岗”“内部操作”的说法,本质上都是诈骗陷阱。求职者和家长们一定要保持清醒,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招聘信息,切勿轻信“中间人”“内部关系”的花言巧语,别让“求稳”的心态,变成骗子敛财的可乘之机。

而对医疗机构来说,也应加强招聘信息的宣传普及,通过官网、官方公众号等渠道主动“打假”,让骗局无处遁形,共同守护求职者的权益,也维护医疗行业的清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