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外出摄影能捕捉到银装素裹的绝美景象,但也是对摄影师和设备的严峻考验。

1. 设备保护与操作
低温对相机和电池是最大的挑战。
多备电池:至少准备比平时多一倍的电池,并全部充满电。
贴身存放:不用的电池要放在内衣口袋或使用专门的电池保暖袋,用体温为其保暖。
相机也要保暖:在不拍摄时,将相机放入摄影包或大衣内,避免一直暴露在寒风中

防范冷凝水:从室外进入室内是最危险的时刻,温差会使相机和镜头内部瞬间凝结水珠,可能导致电路短路和镜片发霉。
在进入温暖的室内前,将相机和镜头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挤出空气。在室内放置几个小时,待设备温度缓慢回升到室温后,再取出。从室内到室外亦然,但风险较小。
镜头起雾:在户外呼吸可能会导致取景器或镜头前镜片起雾。拍摄时尽量屏住呼吸,或侧头避开相机。可以使用镜头布快速擦拭。

相机操作:低温下相机塑料和橡胶会变脆,操作按钮、更换镜头时要轻柔。低温下液晶屏响应会变慢,甚至暂时变黑,这是正常现象,回到温暖环境会恢复。尽量减少回放次数以节省电量。
2. 拍摄技巧与创作
曝光补偿“白加黑减”
相机的测光系统会被大面积的雪景欺骗,认为场景过亮,从而自动降低曝光,导致雪变成灰色。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增加 +1 到 +1.7 EV 的曝光量,让雪还原成纯净的白色。具体数值根据场景调整,遵循“宁欠勿过”的原则,后期再微调。

白平衡设置
自动白平衡在雪天可能不准确,会导致照片偏蓝。可以使用RAW格式拍摄,后期随意调整白平衡。若用JPG,可手动设置白平衡到“阴天”或“阴影”模式,能增加画面的暖调,让照片看起来更舒服。
利用独特的天时与场景
冬季太阳角度低,光线柔和,黄金时刻(日出日落前后)持续时间更长,是拍摄的绝佳时机。

在画面中加入穿着鲜艳衣物的人物或动物,能为冰冷的画面增添生机和色彩焦点。
3. 行程与安全
提前规划与查询
了解目的地的天气、路况和日出日落时间。冬季白天短,要合理安排行程。
注意脚下安全
冰雪路面湿滑,行走要慢,穿着防滑的鞋子。使用三脚架时,确保其稳定。

远离结冰的湖面、河面,除非明确标示安全。警惕屋檐下的冰凌。
设备行前检查
出发前检查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电池是否充满,存储卡是否有空间。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