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园”——一座融合中欧风格、占地57亩的庞大家族私邸,它不仅仅是建筑,更是财富与规则碰撞的缩影。

不少当地人在英之园建成后进行拍照、航拍等留念,因为自2013年建造以来,英之园耗资数十亿,采用潮汕地区特有的“驷马拖车”格局。
网友也针对“驷马拖车”格局表示,潮汕这种建筑已经很少了,因为不是一般人能建个驷马拖车的建筑样式。

5月28号这天,这座英之园一夜之间化为瓦砾,这座占地57亩的超级豪宅算是彻底画上了句号。
那么,这座集仿古四合院、欧式别墅、豪华祠堂于一体的家族巨构为何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一周前,各大短视频平台上还是各种的航拍,从航拍中我们能看出,这座英之园内部的确很壮观,再加上一些博主的色调,让英之园显得气势磅礴。
建筑中大量使用潮汕传统木雕、石雕、嵌瓷等工艺,尤其是雕梁画栋的装饰惟妙惟肖、色彩鲜明,园内还规划有凉亭、牌坊、围墙等,凸显家族财富与地位。

整个建筑群的核心,摆的是家族的家庙祠堂,那位置是风水最好的地方,也是整个园子的中心。
这气派庄园,名义上的主人是西胪镇西二社区原村民陈英彪,可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几十亿建设款,那可不是陈英彪挣来的,虽然陈英彪在村里也做点生意,但肯定难以挣这么多。

真正有钱的是他那三个儿子:陈赐平、陈赐雄、陈赐隆,他们在广东几个市搞房地产、纺织等大项目。
尤其是陈赐平,那是真厉害,名下关联公司得有二十多家,生意版图大得很。

而这座“英之园”豪宅从2013年开始筹备,到2018年主体差不多盖好,总共折腾了得有五六年,平时基本不对外开,就是个私人住所。
偶尔会开个门让当地村民进去转转,可大部分时间,偌大的建筑里,也就只有几个施工的人,绝大部分时间是一个老人牵条狗在那儿晃悠。

你可能会想,这么大的工程,手续什么的肯定都齐全吧,事儿就出在这儿了,这宅子刚开工没多久,就被人举报说是违章建筑。
可人陈家照盖不误,压根儿没停下来的意思,这么大个动静,当地政府部门能看不见吗?当然不能。

从2017年开始到2024年,汕头的相关部门就持续关注“英之园”的问题,光听证会就开了不下五次!
最终相关部门也敲定:陈英彪家的“英之园”非法占用了社区集体的工业用地和耕地,其实,一开始汕头市自然资源局相关人员也最初考虑到“英之园”的价值了。

因为就像前面我们说的,英之园在工艺、文化等方面的确有一定价值,所以一开始自然资源局对其的处置方式是没收,归公后交由村里去管理使用。
但当事人陈英彪拒不配合没收,后面相关部门开始走一系列法律程序,2024年,政府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陈家自行拆除。

可陈家就跟没听见似的,一点动静没有,为此,当地政府又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于今年5月进入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5月17号,政府直接接管了这地儿,谁也不让进了,再过几天,村里人就看到现场开始为拆除前的工作进行准备了。

这段时间,不少网友还多次喊话当地文旅,想让英之园成为一个新的文旅IP,甚至还有网友表示应该就是吓吓他们,不会拆的。
但直到27日晚,几十台挖掘机就黑压压地开到了现场,半夜里悄没声儿地就位,天刚蒙蒙亮,“轰隆隆”的拆除声就响起来了。

也就十来个小时的工夫吧,到28号中午,这曾经风光无限的“英之园”就成了一堆烂摊子,满地的木头、砖瓦,看着真叫人触目惊心。
网络上,前后对比的照片更是让人议论纷纷,直到拆完后,人们才知道,政府的做法是多么的正义。


英之园不像什么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这些建筑属于文物范畴,而英之园则为现代新修的建筑物,且由普通工匠或机械加工制作,不属于文物范畴。
更别说它还是一个违规建造的建筑,如果不拆除它,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认为,有钱就能什么都能干,一个口子打开,会有更多的口子被强行打开,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拆掉。

参考资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