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中华区是星巴克的第二大市场,但营收占比还不到10%,对星巴克来说,显然它还不够大。
传闻已久的星巴克卖身,终于还是确定了。
最近,星巴克宣布,将以与投资公司博裕资本达成的40亿美元的交易,出售其在国内业务的六成股份。
根据协议,这家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将保留国内零售业务的四成股份,并继续拥有星巴克品牌在国内的所有权。
这是星巴克第一次选择以“合资”的方式继续经营国内业务,而这可能也是星巴克成功的开始。

这次交易的核心条款显示,博裕资本将通过新成立的合资企业1持有星巴克国内零售业务的60%股份,基于约40亿美元的企业价值获得相应权益。
星巴克预计其国内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这一估值由三个部分组成:向博裕出让合资企业控股权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资企业中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
双方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双方将共同管理并运营现有的8000家门店,并提出了未来逐步将星巴克中国门店扩展至20000家的新愿景。
这一数字已经接近瑞幸当前的门店规模,这也显示出星巴克渴望在国内市场扩张的雄心。
星巴克CEO表示,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国内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新兴区域的扩展。这一表态也揭示了星巴克此次交易的核心战略意图,借助本土资本的力量,加速在国内市场的下沉和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要“卖身”一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24年中。当年7月份,星巴克就首次在股东大会上提到引入合作伙伴的可能性。在经过长达一年的筛选后,星巴克最终选择了博裕资本作为合作伙伴,这一过程也显示了星巴克对国内市场战略的谨慎态度。
在这次卖身之前,星巴克的表现其实相当不错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实现了2%的同店销售额增长,这已经是星巴克连续两个季度同店销售数字实现正增长,不过就国内市场而言,星巴克的整体份额仍然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这也是这次星巴克卖身的原因。
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星巴克在国内市场份额已经从2019年的34%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14%。相比之下,以瑞幸为首的本土品牌急速扩张,2025年第二季度瑞幸营收达到123亿元,这是同期星巴克国内营收的两倍,瑞幸咖啡在2024年营收达到248亿元,同比增长39.4%,已经连续两年超过星巴克。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星巴克只能通过卖身来提高应对能力。
在此之前,星巴克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应对。但星巴克面临的核心困境是,它精心构建的“体验型”商业模式,遭遇了本土品牌“效率型”模式的降维打击。
星巴克可以凭借独特的“第三空间”概念,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站稳脚跟,不仅提供咖啡饮品,更打造了一个介于家庭和工作场所之间的社交空间,成为中产生活方式的重要象征。
但星巴克所谓的第三空间,短板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一旦消费者从升级变成了降级,越来越看重价格的时候,星巴克就失去了第三空间的意义。

当工作变成了应付,当人们开始变成紧张、焦虑和匆匆忙忙的时候,星巴克的“精英消费感”也就难以被消费者共鸣。
面对瑞幸等本土品牌的低价策略,星巴克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曾说,星巴克不会进行折扣和价格战,而是要基于社区、用咖啡文化打开市场;但另一方面,从去年开始在星巴克小程序或APP中都会不定期出现优惠券,折后咖啡单价仍在20元左右。
换句话说,哪怕是价格战,星巴克也根本打不过瑞幸的10元钱。
星巴克能够降到10元钱吗?当然不可能。从门店规模和投入来看,星巴克根本打不了价格战,这也导致星巴克在国内市场不上不下,输掉了争夺消费者心智的第一战。
但你要让星巴克放弃,也不可能。毕竟在一个茶文化国家,星巴克凭借一己之力培养了喝咖啡的一批人,现在要星巴克拱手将自己多年培育的心血送出去,显然不可能。
毕竟这个市场,已经足够大了。2025年,我国咖啡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1300亿元,截至2025年9月,全国咖啡门店数超过26万家,同比增长19.9%,而这一切的源头,几乎都要追溯到星巴克。
这是星巴克势在必得的战略要地。

问题在于,星巴克为什么会选择博裕资本?
公开资料显示,博裕资本是一家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二级市场投资,不动产与新基建投资以及风险投资。
今年博裕以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星巴克国内业务的60%股权,这也是博裕的又一重大投资。
此前博裕资本还入股了北京SKP,间接持有北京SKP42%-45%的股权,而北京SKP是我国高端零售市场的传奇,连续多年占据国内百货销售额榜首,并在2020年以177亿元的销售额超越伦敦哈罗德百货,成为“全球店王”。
由此可见,博裕是非常有实力的,星巴克卖身博裕,可能才是星巴克成功的开始。
博裕资本合伙人黄宇铮表示:“26年来,星巴克在国内成功塑造了标杆性的高端品牌形象,与国内顾客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我们既认同这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也看到了为国内顾客带来更创新、更本土化体验的巨大机遇。
随着博裕加入,将为星巴克带来巨大机遇。第一就是本土化运营经验,博裕对国内市场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星巴克更好适应本土消费习惯和市场竞争环境。
第二就是资源网络,博裕在零售领域的投资经验,完全可以为星巴克提供有价值的行业资源和合作伙伴。
最后就是扩张支持,星巴克要想在未来开2万家门店,背后肯定离不开博裕的资金实力和投资经验。
这次星巴克卖身博裕,是应对国内市场激烈竞争、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这一交易背后,也反映出星巴克在国内面临的无奈现实,当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商业模式遭遇挑战,价格策略陷入困境的时候,对星巴克来说,除了卖身其实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对很多人来说,星巴克不仅仅是咖啡,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和体验,由此也衷心希望星巴克能够在这次合资之后,走的更远,更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