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庆余年官微”发布了《庆余年3》的首张概念海报,这部大IP剧的第三部终于有了消息。

海报主体是一只手摆出了“3”的手势,简单直白,明显是表达“第三部”的意思。
古装衣袖和云雾山峦的背景古意盎然,符合奇幻武侠的调性。

到底是“概念海报”,真的很“概念化”,信息量很少。仅在海报右下方用一行不大的文字交代了男主角,“领衔主演张若昀”。

张若昀的回应来得很及时,25分钟后就回复并转发了这条官宣文。
回复得也很“概念化”,仅有四字“安之,待之”。大概是想表达安之若素的意思吧,至于“待之”到底是等待开机还是等待开播,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信息至少表明《庆余年3》的男主已经敲定了,对于前两部的老剧粉而言,男主没换人就是很值得庆幸的事了。
张若昀出演《庆余年》,于他个人和剧组而言,是双赢的事情。

2020年,张若昀凭《庆余年1》的范闲一角首次提名白玉兰“最佳男主角”。
2025年,他又凭《庆余年2》的范闲一角再次提名白玉兰“最佳男主角”。
虽然两次都以“陪跑”告终,但他已经成为该奖项历史上唯一凭同一角色两度提名“最佳男主角”的演员。这份独特的经历,值得被津津乐道很久。

遗憾的是,这次官宣并没有公布出演女主角林婉儿的演员人选。
前两部中,这一角色都由李沁出演。李沁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还创造了“鸡腿姑娘”这个出圈的标签,为剧集带来了不少流量。
按理说,《庆余年3》应该顺理成章地继续启用李沁。

但是,这事儿谁都说不准。当年《家有儿女3》把小雪的扮演者由杨紫换成宁丹琳就是很好的例子,明明杨紫演得很好。
而且,《庆余年2》已经有过换掉《庆余年1》演员的“前科”,比如叶灵儿扮演者由韩玖诺换成金晨、言冰云扮演者由肖战吴幸键、范思辙扮演者由郭麒麟换成费启鸣。
所以,观众现在担心李沁被换掉也不无道理。毕竟林婉儿这个“饼”太香了,想凑上来啃一口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也不排除宣发需要的可能性。或许剧组想把主要角色分开宣布,第一次是张若昀,第二次就是李沁,这样能持续保持热度。
还有个问题就是《庆余年》拍得太慢了,观众等得有点心累。

简单回顾一下:
《庆余年1》2018年1月31日开机,同年7月22日杀青,2019年11月26日开播,时间跨度近22个月;


《庆余年2》2023年5月10日开机,同年10月17日杀青,2024年5月16日开播,时间跨度超24个月。



现在,《庆余年3》才发布了一张海报,开机日期尚未明确。如果依然遵循前两部的制播周期规律的话,最乐观的估计下,《庆余年3》也得2027年暑期才能开播。
据统计,《庆余年》前两部只拍出了原著三分之一左右的内容。第三部大概率拍不完剩余的三分之二,想看大结局的观众可能还得等第四部、第五部。

2018年至今,张若昀已经从30岁的“末期鲜肉”变成了37岁的“准叔系演员”,而原著大结局时,范闲也才20多岁。

时间拖得越久,张若昀和范闲的形象偏差就会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剧集质量。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已经有观众担心剧还没拍完,演员就变老了。

拍戏是个精细活,通常情况下,作品品质与投入时间呈正比关系。
不过,面对《庆余年》这类剧情丰富的大制作,如何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跨度内高效完成制作,同时又不影响作品质量,本就是是影视人应该攻克的课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