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侠之大者护弱小!欺普通人者,再装侠也枉然

前阵子刷到条新闻,江苏某中学门口,有学生被围堵霸凌,路过的几位成年人要么低头绕开,要么掏出手机拍照,直到一位卖早餐的大叔

前阵子刷到条新闻,江苏某中学门口,有学生被围堵霸凌,路过的几位成年人要么低头绕开,要么掏出手机拍照,直到一位卖早餐的大叔冲过去,才把孩子护在身后。

评论区吵翻了,有人说“大叔才是真侠”,也有人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冒险”。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听爷爷讲的武侠故事,那时总以为“侠”是飞檐走壁、武功盖世的英雄,可现在才发现,现实里的“侠”,可能就是菜市场里拎着菜篮子,却敢对霸凌说“不”的普通人。

最近网络上还流行一种“伪侠”——穿汉服拍视频扮“江湖人”,却在看到老人摔倒时快步躲开;嘴上喊着“侠义”,却在同事被刁难时沉默不语。

老话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现在有些人,连“拔刀”的勇气都没有,却忙着给自己披上“侠”的外衣。

那些欺软怕硬、见义不为的人,真的配得上“侠”这个字吗?

上个月在超市,我亲眼见过一场“真侠”与“伪侠”的对比。 那天超市水果区,一个壮汉因为店员多找了五块钱,就拍着柜台骂,甚至伸手要推店员小姑娘。

周围围了不少人,有人举着手机拍,有人小声议论“至于吗”,却没人上前。

这时一位穿工装的大哥走过来,一把按住壮汉的手:“钱退回去,跟小姑娘道歉,欺负人算什么本事?”

壮汉瞪着眼说“关你屁事”,大哥也没怂:“超市是大家的地方,你在这撒野,就关我的事!”

周围人见有人带头,也纷纷帮腔,壮汉最后灰溜溜退了钱,还道了歉。 后来我才知道,大哥是附近工地的工人,平时话不多,却总帮工地门口的环卫工阿姨搬东西。

反观前几天刷到的一个网红,穿着古装拍“侠义”视频,说要“行侠仗义”,结果有次直播时,看到镜头外有人偷东西,他却赶紧转开镜头,假装没看见,还跟粉丝说“别惹麻烦”。

粉丝发现后骂他“伪侠”,他却辩解“我只是拍视频,哪能真管闲事”。 这件事后来还引发了讨论,不少人说“原来侠不侠,看的不是穿什么衣服,是做什么事”。

最让我暖心的是,超市那件事之后,附近几家店铺的老板建了个“邻里互助群”,约定以后再遇到有人欺负人,大家一起上前帮忙。

上周我去超市,还看到群里的阿姨帮一个被插队的老奶奶说话,插队的人见大家都看着,赶紧排回了队。 原来“侠”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群人都愿意站出来,保护弱小,对抗霸凌。

“侠”从来不是穿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它不是飞檐走壁的特效,不是古装剧里的台词,是卖早餐大叔护着被霸凌孩子的胳膊,是工装大哥按住壮汉的手,是邻里群里那句“我来帮你”。

那些披着“侠”的外衣,却欺软怕硬、见义不为的人,永远触不到侠的内核——因为侠的内核,是对弱小的心疼,是对不公的愤怒,是哪怕自己平凡,也敢向霸凌亮剑的勇气。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听起来很大,其实很小:在有人被欺负时,不沉默;在有人需要帮时,伸个手;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是“侠”——不需要武功盖世,不需要锦衣华服,只需要一颗侠义心肠,一份敢站出来的勇气。

就像超市里的大哥说的:“我不是什么英雄,就是见不得有人欺负老实人。”

这就是最朴素的侠,也是最珍贵的侠。

愿我们都能做这样的人:不披“侠”的外衣,却能活成“侠”的样子,让霸凌者不敢嚣张,让弱小者有人保护,让“侠”的勋章,挂在每个有勇气的普通人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