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县尉耆长、祆祝庙祝傻傻不明白?《唐诡3去天尺五》这些细节你懂吗

一天发生了三桩命案?《唐诡3》《去天尺五》单元开篇,卢凌风和苏无名忙得焦头烂额。首先是长安县地界上的花店老板花福,被店里

一天发生了三桩命案?《唐诡3》《去天尺五》单元开篇,卢凌风和苏无名忙得焦头烂额。

首先是长安县地界上的花店老板花福,被店里的掌柜发现倒在店里,苏无名勘察后发现,死者是头部受重创而亡;

卢凌风和苏无名跟着线索来到万年县地界,那里的胡人商人正在举办仪式,两人看了一会热闹,谁知,仪式上再次发生命案,一个卖胡椒的大商人马奎,倒在了地上;

查马奎的时候,卢凌风和苏无名根据线索来到了何乾家里,何乾却也在家中被害,死状可怖。

在自己所辖的地界上发生这样的命案,卢凌风寝食难安,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而苏无名则安慰他,他还有两个县尉帮忙查案呢,无需焦虑。

《唐诡3去天尺五》单元,一开始就节奏非常紧凑。

那么剧中提到的雍州府、长安县和万年县到底是何从属关系呢?

通俗来讲,雍州府、长安县和万年县是唐代长安城行政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雍州府是京兆府,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是长安城的最高行政机构。

长安县和万年县则是雍州府下辖的两个京县,以朱雀大街为界,将长安城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是长安县,东侧是万年县。

从剧中来说,卢凌风目前是雍州司法参军,而苏无名在《唐诡》第一部开始的时候,职位就是长安县尉。

《去天尺五》中的长安县县尉韦韬,和万年县县尉杜玉,他们是正五品上,是平级,可参与朝政‌,他们的县尉配置也高于普通县,所以他们俩一直针锋相对。

剧中在县尉办案时,经常出现耆长,耆长是乡村基层组织体系中的一员,他和县尉之间是工作协作关系,而并非直接的上下级指挥关系。

剧中的第二个冷知识,就是“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是唐代流传的汉语谚语,比喻韦氏与杜氏家族权势显赫,离皇权极近‌。

韦、杜两族自汉代起迁居长安城南,通过联姻、任相、军功等方式成为关中士族的代表‌。杜甫在《赠韦七赞善》中写道“时论同归尺五天”,正是引用了这一谚语,反映当时社会对两大家族地位的公认‌。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韦氏有17人拜相,杜氏有12人拜相,两家族世代联姻,政治影响力极大‌。例如本剧中韦韬的老婆就是杜氏一族中人。

“去天尺五”作为成语,既描述地理上接近皇权中心,也引申为政治地位显赫。而这个单元用这个谚语作为标题是有深意的。

长安县尉韦韬与万年县尉杜玉的办案冲突,实为两大家族在地方权力博弈的缩影,而“阀阅”柱石的出现则直观体现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剧中韦葭精神失常、念叨“不能嫁商人”等细节,进一步暗示家族内部因婚姻问题引发的矛盾,与历史上门阀对商业势力的压制相呼应‌。

第三个冷知识就是唐朝的祆教。

本剧的案件中,胡椒商马奎在信徒钻火布祈福时离奇中刀身亡,这个仪式就是复刻了唐代祆教。

祆教又称拜火教,是唐代“三夷教”之一,起源于波斯,因崇尚火与光明而得名‌。

该教通过粟特商人传入中国,唐代时,祆教在长安等地的胡人聚居区广泛传播,并得到官方承认‌。

唐朝特意设立了“萨宝府”这一特殊机构管理祆教,其首领“萨宝”为正五品官员,负责胡人宗教与民事事务‌,萨宝府还设有祆正、祆祝等职,专由外族人担任‌,而庙祝是管理寺庙的宗教角色。

祆祝何弼的嚣张态度,反映了祆教在长安的势力渗透及其与商人的紧密关联‌。

此外,萨宝府大萨宝史千岁身兼祆教首领、高利贷组织头目和香料商人三重身份,凸显了盛唐宗教与商业的复杂交织‌。

在第28集中,苏无名发现了三位遇害者之间的关联,他们都是商人,而且遇害地点连成了一个“士”族的士的字,那么这些案件很有可能就是士族对商人的血腥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