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你已经超过了30岁,那么应该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现在的蚊子与小时候的已经大不相同了。
小时候的蚊子叮人时是没有感觉的,只有当它吃饱飞走之后,我们才会渐渐感觉到痒,但现在可不是这样了。现在的蚊子往往在吸血的过程中就会致使我们产生轻微的痛痒感,于是一掌下去,它就粉身碎骨了。再有,小时候的蚊子白天是不出来的,无论是在盛夏,还是初秋,稻田里、水塘边、森林中,白天随便玩耍,很少会被蚊子咬,只有到了傍晚乘凉时,才需要拿把扇子驱赶蚊子。

现在不一样了,管你是夜晚还是清晨,哪怕是在烈日当头的正午,只要你敢站在花园里、草地边,蚊子就会给你咬上一腿的包。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就要从蚊子的吸血方式说起了。蚊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早在恐龙时期便存在于地球之上,早期的蚊子是依靠吸食植物汁液存活的,慢慢地才进化出了吸血的能力。蚊子虽然早已有之,但它的最佳猎物却出现得很晚,也就是我们人类。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褪去了大部分体毛,让皮肤外露,无疑就成了蚊子最喜欢的目标。
蚊子会通过我们身体的分泌物以及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判断我们的位置,当它锁定猎物后,就会用两套锯齿状的切割器将我们的皮肤切开,然后将唾液导管和吸血管一同插入我们的皮下血管。蚊子的针状口器是非常细的,大概只有0.004毫米,而它所造成的切割破口也十分微小,所以我们并不会有任何的感觉。之后蚊子会将唾液输入我们的身体,这些唾液能够防止血液凝固,还能够帮助血管扩张,最后才是吸血。

蚊子的唾液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属于外来物,所以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后会对其进行攻击,这种攻击会产生瘙痒的感觉,此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被叮了。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大概在30秒左右,而此时蚊子早已逃之夭夭了。为什么现在的蚊子在吸血的过程中就会被发现呢?因为并不是同一种蚊子。我们小时候的蚊子基本就两种,一种是灰色的,另一种肚子上有白色的条纹,前者是中华按蚊,后者是淡色库蚊。这两种蚊子吸血的时间都很短,通常只有几秒钟,所以我们还没开始痒,它们就已经飞走了。

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两种新的蚊子通过贸易等各种途径进入了我国,并在我国繁衍生息,逐渐壮大,现而今它们已经成为了夏天蚊子的主力军,这两种蚊子就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这两种蚊子的体色比我们本土的蚊子要深,基本呈现黑色,埃及伊蚊的腹部两侧有明显的白色斑点,而白纹伊蚊除了腹部外,腿上也有白斑。这两种蚊子一旦开始吸血,就要吸饱为止,所以通常需要几十秒的时间,于是它还没有走,我们就开始痒了。

免疫系统识别文字唾液不是需要30秒的时间吗?
是的,但我们身体内有一种名为朗格汉斯的细胞,这种细胞能够标记抗原,从而记住蚊子唾液的物质构成,当再次受到叮咬时,身体免疫系统的识别速度会提升50%,也就是说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我们就会开始痒了,而此时蚊子还在我们的身上大快朵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相比我们本土的蚊子,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它们的活动不受昼夜节律的影响,所以无论白天黑夜,都会来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