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AI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特朗普政府正抛出又一重磅举措。据美国能源部官员透露,特朗普计划于下周一在白宫正式推出“创世纪计划”(Genesis Mission),将其作为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行政命令组成部分。
美东时间周三,能源部幕僚长Carl Coe直言,这一计划的战略定位堪比“曼哈顿计划”与太空竞赛,彰显出美国在AI领域志在夺冠的野心。而这一全新布局,与此前软银牵头的“星际之门”AI计划形成呼应与互补,共同勾勒出美国在全球AI赛道上的“双轨并进”蓝图。

创世纪计划:政府主导的AI“国家行动”
尽管Carl Coe拒绝透露“创世纪计划”的更多细节,但从现有信息可窥见其核心逻辑,即以政府力量为牵引,激活国家实验室与公私合作的创新潜能。据悉,该行政命令可能明确指示国家实验室加大对新兴AI技术的研发投入,尤其聚焦“AI+科学”的跨界融合领域。
这与特朗普今年7月公布的人工智能政策蓝图形成延续,当时的蓝图便提出,要推动能源部等机构与私营部门、国家实验室合作,投资“覆盖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自动化云实验室”,同时扩大实验室的AI研究与人才培训规模。
值得关注的是,“创世纪计划”的推出正值特朗普政府密集推进AI产业链整合之际。本周,特朗普在白宫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晤时,敲定了包括先进AI芯片出售在内的多项国防与经济协议;英伟达与马斯克旗下xAI也同步宣布,将与沙特支持的AI企业Humain合作开发数据中心。在周三的沙特投资会议上,特朗普更是放出豪言,“将与合作伙伴建立世界上最大、最强大、最具创新性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破除区域法规壁垒,是“创世纪计划”试图解决的关键痛点。特朗普明确表示,“审批程序不应经过50个州”,拼凑各州级法规将是“灾难”,因为单一州的政策差异可能让AI商业落地陷入停滞。为此,他已于周二呼吁立法者通过联邦层面的AI管理标准,要么纳入即将出台的国防开支法案,要么作为独立立法推进。“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将很容易在AI竞赛中落后”,这句表态直指美国对AI全球领导权的焦虑。
星际之门计划:商业巨头主导的算力霸权争夺战
若说“创世纪计划”是政府主导的“国家AI战略”,那么2025年初由软银联合OpenAI、英伟达、微软等巨头推出的“星际之门”计划,则是商业力量驱动的“算力霸权”布局。该计划以5000亿美元的史上最大单笔AI投资规模,剑指AI发展的核心瓶颈算力短缺。
“星际之门”的野心不止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构建封闭且领先的算力生态。软银此前以65亿美元收购Ampere Computing,强化了在芯片核心环节的控制权,形成“算力硬件+软件框架+数据协同”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从战略定位看,它并非单纯的商业项目,而是美国依托算力优势赋能各产业升级、巩固科技顶层话语权的关键抓手,其算力资源优先服务于合作企业与美国本土需求,呈现出鲜明的技术垄断与排他性特征。
全球AI竞赛:美国的“双保险”与挑战
分析认为,“创世纪计划”与“星际之门”的组合,本质是美国为赢得全球AI竞赛设置的“双保险”——既通过政府力量巩固基础研究与战略布局,又借助商业资本快速抢占算力与产业高地。这种“国家战略+商业生态”的模式,确实具备资源整合效率高、技术转化速度快的优势。
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联邦AI立法的推进面临多方博弈,各州利益与行业诉求的协调难度较大;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商业巨头可能导致技术垄断加剧,挤压中小创新企业的生存空间。此外,美国在AI芯片出口、数据跨境等领域的限制政策,也可能影响其AI生态的全球开放性。
不管怎样,随着“创世纪计划”的即将落地,美国AI战略的“双轨引擎”将正式启动。这场关乎科技霸权的竞赛,不仅考验着美国的资源整合能力,也将深刻影响全球AI产业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