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十八年冬,交州总管府衙内烛火通明。四十岁的刘方面对沙盘,手指缓缓划过北部湾沿岸,最终停在林邑国边境的崇山峻岭间。这个出身将门的关中汉子,因平定交州李佛子之乱刚获擢升,此刻又接到密报:林邑国主范梵志截杀大隋商队,将三百具无头尸体抛入九真河。

“将军,林邑瘴疠之地,前朝屡征未果啊。”副将擦拭着额角的汗珠。
刘方抓起案几上的毒箭掷于地上:“三年前我初到交州,也是这般毒箭要了王将军性命。如今该让他们尝尝大隋的铁弩了。”
大业元年正月,隋炀帝诏书至。五万水陆大军在龙编港誓师,战船上的连弩在烈日下泛着寒光。水军都督郭荣发现主帅战船吃水异常,掀开篷布才看见满载的药材——刘方早命军医研制解毒药丸,更备下十万枚驱瘴香囊分发给士卒。
舰队行至茶峒海峡遭遇飓风,三十艘战船倾覆。当幸存的士兵从恶浪中捞起漂浮的军粮时,发现每袋粟米都裹着三层油布——这是刘方北伐突厥时在漠北学会的防水之法。
登陆林邑境内那日,丛林里飞出漫天毒箭。隋军举起包铁藤盾,箭簇入木三寸却难透重甲。阵前突然推出百架改良弩车,三棱箭头的破甲弩矢呼啸着撕裂象兵皮甲。林邑战象在哀嚎中践踏己方军阵,刘方乘势发动楔形阵突击,赤色战旗所指之处,丛林渐开道路。

真正的考验在阇黎江。对岸林邑军砍伐千年巨木筑起十丈城寨,江心暗桩密布。参军建议绕道,刘方却令工匠连夜打造五百具“浮渡”。当晨雾被江风吹散,林邑守军惊见江面飘来无数牛皮气囊,隋军士卒口衔横刀踏浪而来。原来刘方早察此段江底有暗礁群,特制的气囊筏正可规避暗桩。
攻破国都当日,范梵志在宫室点燃毒烟。冲在前锋的士兵接连倒地,皮肤泛起紫斑。刘方立即鸣金收兵,亲自带医官查验。老军医发现中毒者皆瞳孔散大,想起医书记载“鬼箭木畏青龙胆”,急取随身药囊调配。当解药灌入士卒喉中时,刘方正对着缴获的林邑地图绘制山川险要——这位常胜将军始终记得少年时太学先生教诲:“为将者不念胜败,唯察地理天时。”
五月凯旋,大军行至泸水岸边的百濮部落。白发酋长献上镇族之宝阴阳铜鼓,刘方却取过鼓槌轻击三声:“此物当悬于部落神树,佑你族永享太平。”那夜他在营帐写下最后奏章:“林邑虽平,然土人畏威不怀德,宜置州县,渐施教化。”

黎明时分,亲兵发现主帅倚在案前长眠,手中还握着半卷《孙子兵法》。五万将士沿泸水列阵,铁甲叩击声震碎山雾。当载着灵柩的战船顺流北归,两岸丛林里突然响起铜鼓声——百濮族人按部落最高礼仪,将阴阳鼓沉入江心为将军送行。
五个月后,洛阳朝堂。隋炀帝展开刘方遗奏,见最后添有一行小字:“瘴疠侵骨,臣恐负圣托。今录林邑山川险要十二卷,伏望后来者用之。”皇帝默然良久,对群臣叹道:“朕失一国器。”而此时在南中国海的季风里,交州孩童正传唱新编的童谣:“刘家郎,铁脊梁,过沧溟,平八荒。”
史载刘方征林邑“师出仅六月,收隋土千二百里”,却少有人知他临终前焚毁所有私人笔记,唯留那十二卷舆图。在岭南湿润的季风里,这个关中将星最终化作铜鼓传说,永远守护着他用生命打开的南国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