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之道 产业】我们来盘点一下2025年11月25日,汽车圈都发生了一些什么大事件。
汽车事件一:蔚来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


11月25日,蔚来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蔚来公司三季度交付87,071台,同比增长40.8%,环比增长20.8%,创历史新高。三季度营收217.9亿元,同比增长16.7%,环比增长14.7%,创历史新高。
三季度营收217.9亿元,同比增长16.7%,环比增长14.7%,创历史新高。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3.9%,创近三年来新高,产品和服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三季度整车毛利率14.7%,创近三年新高。三季度现金储备367亿元,环比大幅增长近百亿,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四季度交付指引120,000台至125,000台,同比增长65.1%至72.0%,创历史新高。营收指引327.6亿元至340.4亿元,同比增长66.3%至72.8%,创历史新高。
汽车事件二:小桔充电更名为“滴滴充电” 充电桩可用率达97%以上

11月25日,小桔充电在深圳举办2025年度合作伙伴大会,宣布更名为“滴滴充电”,启用新品牌标语“10个电车车主7个滴滴充电”,升级用户体验,旨在打造用户首选的充电服务品牌。
滴滴能源副总经理林枝棠表示,“此次更名,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是服务承诺的全面升级。”升级后的滴滴充电将从“好找、好充、好快、好安全”四个方向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官方介绍,滴滴充电的充电桩可用率达97%以上。为解决充电过程中,因设备异常导致充电中断(跳枪)的用户痛点,滴滴充电推出行业首创的“跳枪赔付”服务。
汽车事件三:大众汽车集团首个德国外全流程研发测试中心正式在华落成

11月25日,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位于合肥的全新批次测试车间正式启用,核心扩建工程全面收官——集团在中国的研发版图再次升级。
全新整车平台及关键技术的全流程研发验证、合规审批以及量产落地,完整链路首次在海外实现,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已构建起完整的端到端研发体系。全新批次测试车间约10万平方米,配备逾百间先进实验室,软硬件集成、电池与动力总成测试、整车级验证全面整合,一站式搞定。
汽车事件四: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启动预重整程序公告
11月24日,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均为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11月25日,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于日前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交预重整申请,该申请已于2025年1月21日获正式受理。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同步指定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担任临时管理人,依法推进后续预重整相关工作。
官方表示,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旨在引入新的战略投资人,盘活现有资产与资源,维护资产价值,并保障用户售后权益。
公司将在临时管理人的监督下,维持核心业务平稳运转,依法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汽车事件五:毫末智行被爆拖欠工资
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毫末智行于11月22日发布一则“停工放假通知”,通知称基于公司经营现状,决定自11月24日起,公司及分公司全部在职员工停工放假,复工时间另行通知。

关于停工放假的原因,公司并没有披露。
有员工透露,流传的说法是对赌失败,有诉讼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据了解,目前毫末智行有近300名员工,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和保定。
有北京员工称,公司已拖欠两个月工资,目前没有管理层与员工沟通后续赔偿及安排。

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11月,前身为长城汽车智能驾驶前瞻部,由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实际控制。作为国内首个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量产的企业。

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的人工智能企业,总部位于北京顺义,并在深圳、保定、上海、德国慕尼黑等地设有办公点。
《每天车闻》,这里有最新的当天汽车新闻,请继续关注《懂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