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资治通鉴:小人最擅长的就是伪装,哪怕他现在好话说尽也不要信

材料来自:《资治通鉴》卷八秦纪三公元前208年,秦朝宫廷里,郎中令赵高仗着皇帝的恩宠,越来越肆无忌惮。他心胸狭隘,因为一

材料来自:《资治通鉴》卷八秦纪三

公元前208年,秦朝宫廷里,郎中令赵高仗着皇帝的恩宠,越来越肆无忌惮。

他心胸狭隘,因为一些私人恩怨,就随意诛杀了许多人,搞得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赵高心里也怕大臣们上朝奏事时,把他的恶行抖搂出来,到时候自己可就大祸临头了。

于是,他眼珠一转,想出个坏主意,跑去蛊惑秦二世。

赵高满脸谄媚地对二世说:“您知道天子为啥尊贵吗?就是因为大臣们只能听到您的声音,却见不到您的面儿。而且陛下您还年轻,这天下事儿那么多,哪能每一件都精通呢?要是您坐在朝廷上,处理事情的时候,万一有个判断不当,被大臣们看在眼里,那多有损您的威严呀,这可不是向天下展示您神明英武的好办法。依我看呐,陛下您不如就深居在宫禁之中,让我和那些侍中里熟悉法律的人帮您处理事务。等有事情来了,我们按照规矩好好斟酌,再给您汇报。这样一来,大臣们就不敢拿那些拿不准的事儿来烦您,天下人也会称赞您是圣明的君主啦!”

糊涂的秦二世听了赵高这番话,觉得挺有道理,居然就采纳了他的计策。

从此,二世不再坐在朝廷上接见大臣,整天待在宫里享乐。

而赵高呢,凭借着侍中的身份,在宫里一手遮天,朝廷里的大事小事,全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秦朝的朝堂,就这么被赵高搅得乌烟瘴气,一步步走向了衰败的深渊。

1、封建皇权的隐忧

中国那所谓的“封建时代”,皇帝专制可是贯穿始终,虽说各朝代有些小差别,但君权至上可是千年的共同特征。

在这君权至上的体系里,虽说皇帝大权在握是常态,可权臣、外戚、宦官专权的事儿也屡见不鲜,皇帝法定的大权时不时就会落到别人手里。

像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把汉献帝当傀儡,借着皇帝的名号发号施令;还有垂帘听政,慈禧太后在幕后掌控朝政多年;权臣辅政、皇族摄政的情况也不少,甚至有人被尊为“仲父”“亚父”,替皇帝行使权力。

但不管啥形式,他们行使的归根结底还是皇权。

这和现代可大不一样,现代讲究权力的制衡和约束,有共同和集体领导。

可在封建时代,其他人分享皇帝权力,根本不存在这些。

而且啊,名不正言不顺,皇权旁落的时候,政局往往就动荡不安。

大臣们争权夺利,朝廷里乌烟瘴气,老百姓也跟着遭殃。

皇帝在位掌权,哪怕他再昏庸无能,按常理他也会对自己的祖宗江山负责,毕竟这江山是他家的。

可要是别人代理,就算他再优秀,大家也会怀疑他有私心,不能一心为皇家江山着想。

就像历史上那些代理朝政的人,不管做得多好,总有人指指点点,说他们有谋朝篡位的野心。

所以啊,封建时代的皇权独尊,看似威风,实则隐患重重,这也是封建王朝难以长久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2、投机客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拥立之功那可是最大的功劳,赵高这老狐狸精得很,一眼就瞅准了这点,有意识地在胡亥身上狠狠“投资”,最后还真成功策划了一场政变,把胡亥推上了皇位。

政变成功后,赵高那叫一个心狠手辣,迅速开启了诛杀政敌的模式。

先是把扶苏党一网打尽,接着又对其他皇族子弟下手,胡亥在这事儿上那也是全面配合,给赵高大开方便之门。

从表面看,赵高这么做好像是为了巩固胡亥的地位,可实际上,他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谋取更大的权力罢了。

赵高的权力全来自秦二世胡亥,所以控制胡亥就成了他的核心任务。

在他眼里,谁要是想和他一起控制胡亥,或者影响胡亥不接受他的控制,那就是敌人,必须坚决铲除。

就这样,他一步步严格把控着胡亥,基本上把皇帝的权力都揽到了自己手里。

按说到了这地步,赵高就算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该好好巩固胡亥的权力和地位。

可他呢,政治素养和行政能力都不咋地。

诛杀异己的时候,他精明得像只狐狸,可面对全国日益恶化的局势,他就只能干瞪眼了。

整个秦帝国,就大将章邯在那忙前忙后,中央却一点支持和配合都没有。

赵高就是个典型的投机政客,只想着自己捞好处,却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最后只能把秦帝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他自己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3、时代舞台上的不同演绎

在秦始皇统治的那个时代,赵高和李斯这两位历史人物,都展现出了与后来截然不同的一面。

那时候,赵高并没有什么恶行显露出来,李斯也不用靠着阿谀奉承去混日子,他们各自的才能都得到了正面的发挥。

秦始皇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有着宏大的政治抱负和严格的统治手段。

在这样的君主手下做事,能臣们想要出头,就得靠真本事。

赵高精通法律,在秦始皇时期,他的法律才能得到了认可,能够参与到一些重要的法律事务和宫廷事务之中。

他或许也有着自己的野心,但在秦始皇的威严下,只能将那些不恰当的念头深深埋藏,表现得规规矩矩。

毕竟,在强权面前,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那时的他想必是压抑的。

李斯更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

他提出的许多政治主张,如废分封、行郡县等,都符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为秦朝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那个时代,李斯不用去迎合谁,只需一心为秦始皇出谋划策,就能获得高官厚禄和尊崇地位。

然而,时移世易,秦始皇去世后,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赵高野心膨胀,专恣嚣张,李斯也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迷失了自我。

这让我们看到,古代政治就像一片变幻莫测的海洋,能臣们就像航行其中的船只,能否顺利前行,既取决于自身的能力,更受到时代浪潮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