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西溪湿地“国一”俱乐部迎新 新会员黑脸琵鹭自带“饭勺”报到

近日观鸟爱好者向生宝像往常一样,第一个来到莲花滩观鸟区“报到”。镜头扫过水面,两只鹭正安静踱步——看起来一切如常,就在此

近日观鸟爱好者向生宝像往常一样,第一个来到莲花滩观鸟区“报到”。镜头扫过水面,两只鹭正安静踱步——看起来一切如常,就在此时,其中一只鹭独特的“脸面”瞬间抓住了他的目光。

“它们标志性的‘琵琶嘴’像一把‘饭勺’,不时灵巧地探入水中,机警地搜寻小鱼等美食。起初以为它们都是白琵鹭,因为去年白琵鹭也光临过莲花滩。”向生宝回忆道,“但仔细一看,两只鸟的脸面却有所不同——是一黑一白的。”

图左为白琵鹭,眼先眼周裸皮黄色,喙颜色并非纯黑,前端略带黄;图右为黑脸琵鹭,眼先和眼周覆盖黑色裸露皮肤,喙也是纯黑,体型较白琵鹭则略小一些。两者常呈伴生关系。

经过仔细比对与确认,这位不速之客的身份终于揭晓:一身雪白羽毛如初冬的新雪,眼先和眼周覆盖的黑色裸露皮肤与鸟喙浑然一体,形成醒目的“黑脸”;再加上那把独一无二的匙状长喙,所有特征都与黑脸琵鹭的核心辨识点完美契合。这正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黑脸琵鹭,这也是西溪湿地首次记录到该鸟种。

黑脸琵鹭的名字,源于它们那与中国传统乐器琵琶神似的长嘴。无论是形状,还是觅食时那灵动摇曳的姿态,都宛如一把在自然中轻拨水弦的“琵琶”。而它们额、脸、眼周那片深邃的黑色,又与洁白羽衣形成鲜明对比,“黑脸琵鹭”因此得名。因其姿态优雅、气质脱俗,人们也亲切地称它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值得一提的是,黑脸琵鹭是出了名的“环境挑剔者”。它们通常喜欢栖息于湖泊、水塘、沼泽、河口至沿海滩涂的芦苇沼泽地等湿地环境。这些地方不仅要拥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如鱼、虾、蟹以及软体动物等,还要具备相对安静、安全的栖息空间。

据观察,这只黑脸琵鹭并未在西溪湿地久留,在浅滩稍作休整、补充体力后,便悄然展翅,继续它的迁徙旅程。但这惊鸿一瞥已足够珍贵——这个秋天,莲花滩收获颇丰,鹗、白眉鸭、彩鹬、长嘴剑鸻、黄鹡鸰、鹤鹬、林鹬、豆雁等鸟类在此留下身影,而黑脸琵鹭这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用翅膀投下信任一票,这是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最美见证。

截至2025年10月,西溪湿地已观测记录到232种鸟,相较去年年底新增了8种。至此,在西溪湿地记录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有4种:白尾海雕(2011)、东方白鹳(2019、2024)、青头潜鸭(2021)、黑脸琵鹭(2025)。

杭州西溪湿地管委会    姚可侃 李丹芳/文  杨敬国  向生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