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老王的手机闹钟像催命符一样响起。他灌下一瓶红牛,把车开进尚未苏醒的城市。导航地图上流动的订单像诱人的金币,可他知道,这些金色光点背后是寸步难行的早高峰。

十五小时工作制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从破晓到日暮,方向盘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也是甩不掉的枷锁。
你绝对猜不到他这么拼能赚多少。流水账面上每天确实能冲到六七百,看起来挺美是吧?但别急,扣除平台抽成30%,再减去油费、保险、保养、罚款,到手只剩不到三百块。
这还没算上车贷和房租——他那辆电动车每个月要还四千,租的房子要两千五。掰着手指算算,时薪居然才二十出头,比不少快餐店兼职还不如!

更可怕的是,这座城市里像老王这样的司机比比皆是。他们像上了发条的陀螺,在环路和巷弄间不停旋转。充电桩前排起的长龙成了独特的风景线,司机们趁机打个盹。
或者扒拉几口凉掉的盒饭。车里常备着薄荷糖和风油精,困得不行时就狠狠抹在太阳穴上。老王苦笑着说自己已经三年没看过白天的家了,老婆孩子都快忘了他长什么样。
最魔幻的是,平台还会在你快要达到奖励标准时,突然减少派单。就像吊在驴子眼前的胡萝卜,看得见却总差那么一点点。为了冲单量,老王曾经连续工作十八小时,最后因为低血糖差点撞上护栏。那次之后,他车里永远放着几块巧克力。

而这一切的回报是什么呢?是日渐突出的腰椎间盘,是不断上涨的油价,是越来越苛刻的评分系统。乘客一个不经意的差评,可能就让他一整天的努力付诸东流。他学会了在车上备着矿泉水、充电线,甚至儿童座椅,就为了那零点一星的提升。
夜幕降临时,老王把车停在路边,看着手机上最终的数字发呆。扣除所有成本,今天净赚278元。他苦笑着关掉平台,明天凌晨四点,这一切又将重新开始。城市的霓虹灯映在车窗上,映出无数个和他一样疲惫的身影。
这份收入曝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缩影。当你在舒适的后座刷着手机时,可能永远不会想到,那个沉默的司机正用健康和家庭,换取这份看似体面的“高收入”。明天太阳升起时,又有多少老王会继续这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