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课程像一把钥匙,拧开了许多人心里那道锈迹斑斑的锁。站在滹沱河畔,风带着细沙拍在脸上,不疼,却让人清醒。讲解员的声音不高,却像锤子,一下一下敲在耳膜:1948 年,这里的一盏油灯,曾把黑夜烫出一个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从来不是抽象口号,而是把脚放进同一条布鞋印里,感受鞋底与泥土的摩擦。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会议室的椅子硬,坐久了尾骨发酸。老师突然关掉灯,只剩投影里黑白照片闪烁。照片里的人在笑,笑得牙齿雪白,背景却是硝烟。有人低声问:他们怕吗?老师没回答,只把问题抛回来:如果你在场,会怎么选?空气瞬间凝固,呼吸声像拉长的橡皮筋。西柏坡革命历史学习的残酷在于,它不允许你当观众,必须上台演。
第二天凌晨四点,集合哨刺破梦境。爬柏坡岭时,膝盖发出抗议的脆响。山顶的旗子被风扯得笔直,旗面猎猎作响,像心跳。带队的老党员突然跪下,用手扒开碎石,露出半块青石板。石板上刻着 “赶考” 二字,笔迹潦草却力透石背。没人说话,只有风在耳边呼啸。那一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完成了最原始的传递 —— 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膝盖与石板的碰撞。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返程的大巴上,有人翻出手机相册,指着一张自拍苦笑:背景是旧址的围墙,墙皮剥落处露出麦秸。他放大照片,墙缝里夹着一粒干瘪的玉米粒。老师说,那是 1949 年春天,老乡偷偷塞给战士的干粮。玉米粒现在轻得几乎不存在,却把 “使命担当” 四个字压进了每个人的掌心。大巴驶过岗南水库,水面像被刀切开,反光刺得人眯起眼。有人突然开口:我们带走的,不该只是照片和笔记。车厢里响起零星的掌声,像远处传来的闷雷。
回到单位后,办公桌上的文件堆成小山。键盘声此起彼伏,像某种新式机枪。有人把培训时发的笔记本摊在键盘旁,扉页写着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课程” 几个红字。墨水晕开,像未干的血。他盯着那行字,突然把一份报告撕成两半 —— 原来那份报告里,把群众诉求简化为 “数据”。现在他重写,第一句是:群众不是数字,是 1948 年那盏油灯下,一张张被火光照亮的脸。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夜里十一点,办公室灯还亮着。打印机吐出最后一页纸,他拿起来对着灯光看,纸上的字句像被水洗过,干净得发涩。窗外有野猫掠过,黑影一闪即逝。他想起老师最后那句话:西柏坡没有答案,只有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像太行山的石头,永远硌在鞋里,提醒你走路的姿势。
支持原创,本文转自【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官网http://www.xbpjygov.cn】,要了解详细信息,可自行访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