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露出獠牙,欧洲终于对C919下“逐客令”,外媒:不怕断供发动机?

文|温知意编辑|温知意今年四月底,欧洲航空安全局突然宣布,C919要想拿到欧洲适航认证,最快也得三年以后。外媒一语道破其

文|温知意

编辑|温知意

今年四月底,欧洲航空安全局突然宣布,C919要想拿到欧洲适航认证,最快也得三年以后。

外媒一语道破其意图:“这是在赶人出门。”更讽刺的是,就在去年,欧洲方面还在上海考察时表示“评价积极”,如今却突然换了口风,仿佛一夜之间,态度从欢迎变成了设防。

这变脸的背后,显然不只是“流程问题”那么简单。

欧洲设卡,挡的是飞机还是份额?

EASA执行董事弗洛里安·吉勒梅在接受法国《新工厂报》采访时给出了表面理由:疫情耽误了进度,设计验证还要推进,部件测试也得一步步来。

EASA承认C919上80%的欧美零部件早就通过了认证,问题只是“整体集成要重新评估”。听着像是在说流程,其实更像是在说“先别急着进来”。外媒倒是说得更直接:这是给空客腾地儿。

毕竟眼下波音正因一连串安全事故焦头烂额,空客订单已经排到了2030年以后,正是欧洲航空业的“独苗期”。这个时候,C919要是杀进了欧洲市场,哪怕只拿下一小块蛋糕,也足以搅动一池春水。

就像一位法国业内人士说的:“欧洲不怕中国飞机飞得远,就怕它飞得准、飞得稳、飞得便宜。”再看数据也能理解EASA的“谨慎”:商飞原本打算在2025年交付30架C919,但目前只完成了5架。

吉勒梅自己也承认,C919“将对全球航空格局产生影响”。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正面回应。

只不过中国这次不是来掐架的,而是带着飞机实打实地飞了起来。EASA这道“逐客令”,表面是流程,骨子里是份额。

欧洲设限,亚洲却热情接纳,C919照样飞出国门

虽然欧洲这边设了卡,但C919并没停下脚步。2025年元旦,东航用C919执飞了上海到香港的航线,上座率直接干到了九成。

乘客反响也不赖,舱内安静、座椅舒服,连空姐都说“比原来那班波音的稳”。东航、南航、国航三大航司总订单已经过千架,光是上海到北京、成都、广州的主流航线,就已经排上了班次。

走出国门,C919也开始有了“朋友圈”。印尼的TransNusa早就运营了国产的ARJ21支线机,文莱的GallopAir在2023年就签下了C919和ARJ21的订单,连文莱民航局都承认中国标准“可比肩国际”。

再说发动机。虽然现在C919主要还是用CFM的LEAP-1C,但国产替代的步子已经迈出来了。2025年3月,航发集团(AECC)的长江1000A试飞结果超出了预期,不仅推力上来了,油耗还比原计划降低了不少。

虽然官方没说什么时候能正式上飞机,但这已经足够让人看到“有备无患”的那股底气。

C919从一开始就不是“闭门造车”,欧美的系统、零件、设计标准都被吸收进来,但与此同时,国产化的推进也没耽误。就像一边喝着拿铁,一边种茶树,中国航空工业正在把“走出去”和“走进去”同步做。

假如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回头看欧洲“逐客令”,其实是对中国技术的“另类认同”,EASA这次放出“延后认证”的决定,表面上是流程拖延,实际上是市场防御。越是推迟,越说明中国大飞机不容小觑。

C919不是实验室里的模型,也不是展示品,而是真正飞起来的飞机,装得下乘客,飞得了长航线,还能拉动一个完整产业链。

欧洲的门没开,亚洲的路却越走越宽。C919正在用实际表现赢得市场的掌声,而不是靠谁的“许可”来证明存在感。

一纸延迟文书,挡不住飞机的起飞,更挡不住技术的崛起。C919飞不进欧洲暂时无妨,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那些习惯了垄断的人,突然发现世界已经不再围着他们转。

C919下一站会飞去哪?是否终有一日让欧洲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架来自东方的“挑战者”?

或许,他们终将明白:被“逐客”的,不一定是落后者,也可能是后来者。

评论列表

用户42xxx57
用户42xxx57 25
2025-11-23 21:54
你不给我适航证,我也给你下绊子,尤其是法国这个搅屎棍更要针对,C919先在国内飞,再在东南亚飞,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夕阳     郭宝兴
夕阳 郭宝兴 21
2025-11-23 20:46
就象现在我们的汽车市场,全国汽车厂好多家,产能过盛,积压一大堆,而且质量.差强不其,和世界造车强国还有一定差距,随然这几年国产车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造飞机也是一样,我们不能途意产量,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品牌,一定要做好做强这是硬道理,不能向美国是的,飞机总出事故,谁敢买谁敢座呀

磊子 回复 徐兆强 11-25 11:15
郭宝兴这个品论的,看是贬低美国,其实夹杂着一堆私货,什么国产车质量不行啥的,什么还有差距啥的,就新能源现在是BBA在追BYD了吧?除了品牌影响力,现在这些传统高端在新能源上还有哪些技术能领先国产车的?国内有小厂国外就没有?现在感觉网络上都是这种夹带私货的,明着不敢说中国差,暗搓搓的都是中国这还不行那还不行的,你们怎么看这类的!!

徐兆强 回复 11-24 20:23
你看清楚再发布意见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17
2025-11-23 18:07
必须从国内航空做起,否则真很难打开全球市场,毕竟民航不同于军机
用户11xxx22
用户11xxx22 13
2025-11-23 19:33
现在缺的不是订单,是产量上不去!

封之岁月 回复 11-24 04:39
在搞替代。

用户14xxx84
用户14xxx84 12
2025-11-23 18:06
欧州来的飞机是不是也考虑适航证?等我们腰杠子硬了?
听雨
听雨 12
2025-11-23 22:42
不给适航证就制裁空客
深蓝
深蓝 11
2025-11-23 22:23
你找欧美拿适航证,跟它们是竞争关系,它们会顺利地给你吗?两条腿走路,现在国内和认可的国家走起来。
法克油
法克油 11
2025-11-24 19:45
与其奢望欧洲市场,还不如尽快抢占国内市场,中国境内本省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夕阳     郭宝兴
夕阳 郭宝兴 10
2025-11-23 20:34
不用着急,慢慢来,一步一步走,产量会逐步上来,我们现在要保证质量第一,这是一个企业的命脉,其次是产量,
my god
my god 9
2025-11-24 13:14
国内足够消化,一旦非亚都认可,,,,欧美,,,只能等死[得瑟]
用户65xxx93
用户65xxx93 9
2025-11-23 22:35
归根结底,欧州人是怕了,他们玩不起啦!
用户15xxx62
用户15xxx62 9
2025-11-24 06:04
蛋糕谁都不想分着吃!当初以为加入国际供应链就能拿到试航证,想法天真了!问为什么中国不融入国际供应链什么都要自力更生,这就是答案,现实一次次倒逼我们全国产化,否则迎来就是断供卡脖子
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 9
2025-11-23 22:13
一切都是利益
梧桐客
梧桐客 8
2025-11-24 14:53
怕什么以后也不给空客适航证就行了
林深时见鹿
林深时见鹿 8
2025-11-23 20:19
为嘛产量那么低

林深时见鹿 回复 11-24 20:16
为啥国产产量那么低

封之岁月 回复 林深时见鹿 11-24 20:31
要验收,定型,小批量到批量生产。几年就很牛的了。

战争2013
战争2013 8
2025-11-23 17:33
美国很恶心,比美国更恶心的就是欧洲了。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8
2025-11-24 17:14
中国也应该尽快对欧美产的飞机制定对等的适航证制度,……
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 7
2025-11-24 18:52
把技术和产能搞好,把国内市场全部拿下就够了。欧美是不会支持国产抢他们的市场的
魔尊
魔尊 7
2025-11-24 15:36
百分之八十以上欧美零件,因为欧美卡了脖子,本来应该完成组装三十架的目标,只完成了五架,上千架的订单,得推迟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
夕阳     郭宝兴
夕阳 郭宝兴 5
2025-11-23 20:30
中国航空值得骄傲,飞向四大洲五大洋,我们的东西不用看欧美的眼色,我们的科技进步飞速,生产的产品走向世界,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5
2025-11-24 14:54
在西方资本的眼里,这是在抢夺他们的财产。
MARMOT
MARMOT 5
2025-11-24 08:31
断了空客,以后,各飞各
夜夜繁星
夜夜繁星 4
2025-11-23 22:50
拿了适航证没有产量又有什么用?
脑细胞
脑细胞 3
2025-11-23 18:04
真是步步卡。
用户10xxx73
用户10xxx73 3
2025-11-25 08:31
保质保量的提高交付数和稳步提升国产化率,是当前商飞最迫切的两个问题!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2
2025-11-25 22:24
我们长江早就量身定做了
谁知道答案
谁知道答案 1
2025-11-26 05:58
俄乌即将结束,又有时间搓磨种花家了。
用户14xxx97
用户14xxx97
2025-11-25 09:33
为什么2025年预计交付30架飞机,现在才交付5架飞机?是出了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