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各地的2025年高考基本上已经落幕,甚至不少地区的中考成绩都公布了,考生们的录取结果如何,可以说八九不离十,所以中考成绩揭晓后,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位重庆家长就遇到了这样糟心事:
他们家是在重庆主城区的,向来很重视教育,为了让儿子能够考上普高,初中三年补习班从没有断过,仅补课费就花了22万。
今年孩子参加中考,本以为好歹也能考个公办普高的。可中考成绩揭晓后才发现,儿子连普高的录取线都没达到,肯定是考不上公办普高了。
可他又舍不得让孩子去读职业中专,目前正在四处寻找私立高中,准备花高价让孩子去读私立高中。

这段时间,他一直冥思苦想,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孩子连公办普高都考不上呢?
应该说,三年花了22万补课费,平均每年就是7万多,还真的是下了血本,比重庆大部分家庭的补课支出都要高。
之所以花了这么多钱补课却考不上公办普高,主要可能又两大原因:一是孩子本身缺乏学习内驱力,甚至抵触学习;二是孩子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家长和孩子都被教培机构忽悠了。

第一,学习是特别讲究主观能动性的,如果孩子自己的注意力都不在学习上,就算让孩子补再多的课也无济于事,上课、补课只会让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上课、补课越多,孩子越容易厌学、逃学,学习肯定上不去。
第二,现在教培机构、补课老师也是泥沙俱下,老师的教学手段和风格对孩子的学习效果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老师的教学手段和风格与孩子的认知风格匹配度太低,教培机构、补课老师太“烂”,也是产生不了学习效果的。
第三,跟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和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学习时间有限,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把知识点记住并掌握,光靠上课、补课是行不通的,必须花时间去思考、消化才行,盲目给孩子“上强度”,没完没了去补课,结果适得其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家长的朴素期待,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可惜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对,导致“用力过度”,甚至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从学习中得不到正反馈,从而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上不去,越着急上火,越要让孩子补课,可补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差、与孩子匹配度低,加上孩子更没有时间去理解、消化课本上的知识,导致学习成绩更差,最终变得厌恶学习,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归根结底,学习光靠用“蛮力”是行不通的,要讲究方式方法,当孩子有了学习动力、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并且对于成绩差的孩子来说,补课并非最优选项。与其盲目报补习班,不如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自己去思考、去练习,把基础打好。
并且打基础也大可不必非要花钱去外面补课,现在网上有很多免费的课程资源,上面的老师都是名师,他们讲得比很多教培机构的补课老师都要好,且平台上的课程语速和节奏都很慢,特别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关键看孩子用心了没有,家长有没有监督到位。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