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幽门螺旋杆菌,杀四五次也不“死”,助你摆脱这只“紫色大鸟贼”

每年一到体检季,我们医院脾胃科就迎来了“旺季”。不少朋友拿到报告后,就会看到“幽门螺旋杆菌”这六个小字,还会被“幽门螺杆

每年一到体检季,我们医院脾胃科就迎来了“旺季”。不少朋友拿到报告后,就会看到“幽门螺旋杆菌”这六个小字,还会被“幽门螺杆菌阳性”吓一跳。这名字听着唬人,其实就是一种长得像紫色大乌贼的细菌,专门在胃里“搞事情”。不少人杀菌四、五次还除不干净,反而症状越来越重——胃胀、打嗝、反酸、口臭接踵而至,这可怎么办?

一、 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到底准不准?

现在检测方法很成熟,无创的“吹口气”(C13/C14呼气试验)就能查,做胃镜时顺带做个快速尿素酶检测也行。如果两次杀菌失败,医生还会建议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精准找出有效抗生素。所以诊断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为什么总杀不干净?

二、 幽门螺杆菌传染吗?看看我爹娘的例子

经常有患者紧张地问我:“宋主任,我会不会传染给家人?”我的回答是:有可能,但别慌。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口对口喂饭、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不加热就吃。不过,是否被感染还和个人体质有关。举个我家的例子:我娘曾感染幽门螺杆菌,我爹常年吃她的剩饭,却一直没被传染。为啥?就像国家强盛就不怕外敌,一个人免疫力强,细菌也很难“攻城”。所以,增强体质才是防传染的根本!

三、 预防复发,记住这八招

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别让细菌“手递手”。推行分餐制,餐具定期消毒,固定用自己的碗筷。少吃腌制、生冷食物,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放一放再吃。呕吐物、腹泻物及时清理消毒,避免污染环境。千万别口对口喂孩子!也别用嘴试奶温,宝宝的餐具单独消毒。家中有人感染,建议全家一起查,同步治疗+分餐,避免“交叉感染”。多在家吃饭,减少外出就餐风险。坚持锻炼,免疫力才是最好的“防护服”。

四、 西医四联疗法:精准打击,但别滥用

目前国际通行的“四联疗法”方案如下:

方案一(无青霉素过敏):

拉唑类(如雷贝拉唑)20mg + 枸橼酸铋钾0.3g,早餐/晚餐前服;阿莫西林1.0g + 克拉霉素0.5g,早餐/晚餐后服。

方案二(青霉素过敏):

拉唑类和铋剂用法同上;替硝唑0.5g + 克拉霉素0.5g,餐后服用。

注意: 四联疗法不能乱用,必须遵医嘱。多次杀菌失败可能导致菌群耐药、胃肠道菌群失调,反而加重症状。

五、 中医调理:扶正祛邪,改善“土壤”是关键

很多患者问我:“宋主任,我不想吃西药了,四联疗法我吃过好几次了,不仅没杀菌,反而胃胀、反酸、口臭,能不能吃中药解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

这是经常遇到的提问。我的答案是:中药不直接“杀菌”。其实,中西医各有特长,对于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来说,承担的职责不同,我总是举例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西药是清除外敌,中药是建设国家,也就是通过中药来改善人体的内部环境,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哪支部队出击。中西医相互配合疗效最佳,有些疾病更需要中医和西医双管齐下才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不少患者朋友觉得中药大都是中草药制成,对身体副作用小,希望能够开一些中药,但就目前临床研究而言,没有任何一种中药可以完全杀死幽门螺杆菌。根据中药药性研究,只有黄连和蒲公英对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效果,完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至少目前是没有的。所以直接针对细菌的治疗,还是要使用国际通行的四联疗法。那么,中药在哪些方面起作用呢?

对于反复杀菌失败的患者,我在门诊常用以下思路组方:

基础方剂:

党参、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脾胃功能桂枝温通阳气,改善胃部寒凉黄连清热燥湿,现代研究显示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蒲公英清热解毒,同时抑制幽门螺杆菌陈皮、砂仁理气和胃,解决腹胀、嗳气枳实破气消积,促进胃肠蠕动炙甘草调和诸药,保护胃黏膜

随证加减:

反酸明显加 海螵蛸、瓦楞子胃胀突出加 厚朴、木香食欲不振加 焦三仙便秘加 火麻仁、瓜蒌仁便溏加 炒薏苡仁、白扁豆

这个方子以 苓桂术甘汤 和 柴平汤 为基础,重在“温脾化湿、扶正祛邪”。临床观察发现,配合西药治疗可提高根除率,同时缓解胃胀、乏力、食欲差等不适,尤其适合体质虚弱、反复感染的患者。

幽门螺杆菌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杀菌”和“忽视调理”。如果你正面临杀菌失败、症状加重的困境,不妨试试中西医结合——西药精准打击,中药改善内环境,双管齐下,真正告别这只“紫色大鸟贼”!

注:以上方剂为临床常用基础方,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面诊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