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沈理
分类丨职场观点
河南胖东来门前排起的长队蜿蜒至街角,人群里蒸腾着焦灼的暑气。薄薄一张招聘启事贴在厚重的玻璃上,白底黑字透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保安岗:本科学历起,25周岁内,月到手约9000元。”
人群之中混杂着刚从二三本院校毕业的年轻面庞,化工、机械甚至环境工程的学位证在背包中沉默——它无法照亮当下迷茫的前路,却意外成为一张保安岗的准入券。
队伍中段,一个肤色黝黑的中年男人攥紧着印有多年安保公司经历的材料袋,却在队伍前排年轻嘈杂的人声中悄悄抽身离去。他身后是赫然入目的年龄和学历门槛,那道无形的铁栅,将他与这轮“高薪奇迹”彻底隔绝。

胖东来以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设立本科门槛,其“超值服务链”的商业逻辑清晰可见:在服务标准内卷的红海里,他们期望保安成为流动的服务专员,是客户咨询的第一应答者、情绪安抚的感知者;要求保洁员理解空间美学与舒适度管理。问题不在于服务升级的野心,而在于企业将这种复杂能力构建的任务,简化为一项学历指标来“一劳永逸”。
胖东来为自身的服务雄心辩解,希望构建“完美服务链条”:保安不再是单纯的守门者,更应是咨询员、引导者,是服务的第一线代言人;保洁员也不止于灰尘与污渍的战斗,更需理解环境氛围,维护那种无形却可感知的“舒适场域”。
企业追求服务细节的极致化自有其商业逻辑,然而,当管理者认为将这些职责的实现捆绑在“本科学历”之上便能自动达成效果,无异于企图用漂亮的标签去解决复杂的服务能力构建问题。保安、保洁这些岗位的灵魂,本在于经验的沉淀、对人的温度的体察,在于一份朴素的耐心与责任感,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日常实践而非一纸文凭所能全然承载的。
学历在此沦为一种惰性筛选的工具,一种掩耳盗铃的“人才保证书”。 保安与保洁岗位的核心价值,并非源自高校通识教育的灌输,而在于:
长期浸染的经验判断力: 在无数细微场景中累积的安全直觉,对非常态行为的预警本能;
扎根现实的地气温情: 对陌生人群的天然理解力与包容度,一种与学历无关的成熟人际智慧;
近乎苛刻的责任感与坚韧: 面对重复枯燥却关系重大的事务,那份朴素的耐性与坚守的品质。
这些能力无法由一张本科文凭“自动加载”生成。企业用学历这道滤网,有一定的可能性暴露l管理上的软肋——懒于设计真正有效的培训体系,无力构建可沉淀可传承的服务文化,于是匆忙抓取最表面化的标签符号,期待以此速成“精英服务队”。

更令人难以回避的是这一招聘背后对社会底层人群的隐性驱逐:当“年轻”与“本科”成为通往优质报酬的唯一门票,那些虽无光鲜文凭却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劳动者——那位黯然离场的中年安保师傅,那些熟知清洁物料特性、懂得高效作业的资深清洁阿姨——便集体性地被排除在胖东来构建的“新秩序”之外。这并非简单的优胜劣汰,而是以看似“进步”的服务升级名义,对多元化劳动力生态的粗暴筛选。
当服务行业的核心岗位开始大规模“学历壁垒化”,它无疑加剧了机会与资源分配的结构性不公,也为整个社会传递了一种冰冷的价值评判:唯有知识编码的精英资格方能匹配体面回报。
我们亦无法简单指摘那些攥着本科学位、涌向这9000元保安岗的年轻人是“短视”或“放弃”:河南本地普通高校毕业生薪资常在4000-5000元区间挣扎,近9000元的到手月薪,对背负助学贷款、面临成家立业压力的年轻人来说,是沉重现实里能抓住的强韧浮木。这无关“理想庸俗”,而是生存经济学下的必然迁徙——个体的理性抉择在群体的结构困境前,闪烁着悲悯的色彩。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专业价值的无声折损与潜能的大规模荒废。
设想那个化工系青年曾日夜守候在精密仪器旁,捕捉着分子层面的微妙变化;那个学环评的学生曾跋涉过无数工业场地,试图为大地写下绿色评语。当这些经年累月锻造的专业敏感度、科学思维方式与复杂信息处理能力,最终消耗在对进出人流的辨识、对简单规程的重复执行中,这不是转型,这是一种无言的沉寂消磨:
宝贵专业的“利刃”在缺乏专业磨刀石的岗位上,日渐锈蚀变钝;
深层次知识无法激活,其理解世界的方式与岗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断层;
少数尝试应用所学的闪光点(如识别商场通风隐患或人流结构问题)注定是零星的火花,无法形成持续的价值产出,且终
将被日复一日的机械流程所淹没。
其后果是双重的悲剧:个人专业生命力的浪费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深度扭曲。
更凶险的暗流在于,高薪的舒适感极易转化为一种无形的“能力锁死”:初始阶段,求职者可能视其为“权宜之计”、“待机之所”。但高薪塑造的温床一旦躺平日久,那些曾经昂扬的抱负、挑战未知的锐气,很容易在低挑战与零成长的重复中悄然退潮。当专业技能在搁置中消散,当学习与探索的欲望被安稳消磨,那份在精神层面驱动人持续超越的“内核动力”便面临着不可逆的侵蚀风险——高薪的“金锄头”掘起的可能不是面包,而是埋葬专业根基的裂痕。

在“大材小用”的9000元诱惑面前,抉择的核心并非二元对错,而是清醒的算度与具有战略定力的生存艺术。这需要你穿透月薪迷雾,看见自身职业资产的长期价值图谱:
1、成为你“核心资本”的坚定守望者:
无论身处何种标签的岗位,请牢牢看护你的专业本源,无论你是环境工程出身却在保安亭值守,还是学机械却在擦洗地板。那些你在学术训练中艰难习得的思维方式(如严谨的逻辑链、系统分析框架)、深度专业知识框架、解决复杂问题的核心素养——这些才是你不容贬值的“硬通货资产”。千万谨记:这份工作为当下带来生存资料,但绝不意味着必须抛弃辛苦积累数载的知识矿藏。需主动为其创造生长的可能,维系你的专业技能始终处于“可激活”状态——深夜保安亭中阅读专业期刊,保洁流程中思考效率模型——如同维护一台至关重要的发电机,确保其随时可以重新启动输出强劲功率。
2、铸造你的“可迁移能力堡垒”:
超越岗位名称的狭小边界,以策略性目光主动构建具备横向突破潜力的能力矩阵:
a、做保安?深挖其安全管理的精髓——人流预测建模、突发事件应急逻辑推演、服务沟通中的情绪疏导术、复杂人群的秩序引导力……每一项背后都是提升效率、创造更高价值的机会入口。
b、做保洁?精研现场管理的艺术—— 空间动线优化、时间效率管理、环境维护标准体系设计、成本敏感性思维……
3、职场上的真功夫,是能将任何“平凡岗位”做深做透并体系化出通用价值的能力。
你在当下岗位锤炼的沟通协调力、快速学习能力、危机处理技巧与资源统筹思维——这些“元能力”,才是你能打包带走的终身财富,是未来突破行业、职业壁垒的通行证。
4、构筑坚固的“职场备用系统”: 在拥抱一份高薪安保工作的同时,请务必预留不可逾越的底线与铺设后路:
严格时限意识: 为自己设定明确的“过渡期”——18个月?24个月?此时限内允许务实缓冲,但到期必须启动强制性评估与转型行动。
持续价值积累: 目标清晰地利用工作外时间学习、考证或兼职项目。一张建造师证、心理咨询师资格,甚至一份能展示能力的远程数据运营项目,都是你随时“换跑道”的可信凭证。
资源网络建设: 刻意连接原专业领域的同行、师长、行业活动,保持渠道畅通。在岗期间积累的优秀沟通案例、流程改进记录都是你突围时令人信服的实战素材。 这一“系统”的价值在于,确保你任何时候都拥有选择权——而非被一份高薪工作温水煮青蛙般束缚。
胖东来的9000元本科保安岗,不过是一道扭曲时代光束的醒目折射点。它既照射出企业对管理复杂能力的懈怠与标签化解决路径的虚妄,也映照出教育洪流与产业演进滞后的巨大断层间,个体人才无处安放的结构性困窘。这既是资本驱动下资源错配的苦果,某种程度上,也是集体共谋创作出的问题。

职场真正的尊严与体面,从来不依附于外在岗位的名号或当下薪水的高低。
作为职场人,我们要常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是否在挖掘自身能力的真正矿藏?
我的时间与才能是否正用于构建不可替代的价值?
纵然在特定的隧道穿行,我是否仍能仰望并通往心中那片开阔的星空?
那位在深夜保安亭里值守的环境工程毕业生,口袋中的游标卡尺已被温热的体温焐暖。当文凭的光环在现实的砂砾中磨损黯淡,唯有那内核中不曾熄灭的专业星火,才可能在未来的某个转角处,再次照亮一片值得深耕的土地。那份被用心守护的潜能,那些未曾在安逸中磨平的技能锋芒,最终将成为你穿越任何职业迷雾时,握在手中最可靠的矿灯——它或许源于你未能“尽用”的过去,但唯有它,才能真实照亮你未曾到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