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书法该如何守正创新?

中国书法传承了几千年,不仅仅仰仗文化的加持,更在于历代书家的变法创新,王羲之变古法开天辟地,颜真卿变王法开创古拙书风,后

中国书法传承了几千年,不仅仅仰仗文化的加持,更在于历代书家的变法创新,王羲之变古法开天辟地,颜真卿变王法开创古拙书风,后人又变颜拓展了书法的面貌。

书法总是在继承后发展,在传统上创新,守正创新成为书法传承发展的不二法则。不守正必然脱离正轨,不创新只能坐吃等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当代科技取代了书法的实用性,书法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期,彻底摆脱实用性成为一门纯艺术。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无法逆转,在这种大环境下,书法家该如何守正创新,既保持书法的独立性,又能拓展书法的生存空间,就成为当代书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守正容易做到,创新方向难觅。对于创新,已故书法家刘洪彪在总结当今书坛四种人的时候提到两种个性风格塑造的方式。

他说一种人是遍临诸家,博采众长,但是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等待书风的融通渐变,从而形成个人风格,这种方式比较普遍也比较稳妥,风险小,但是也存在个性风格不鲜明的特点。

另一种人就是在深耕传统书法以后,主动去创变,从而塑造属于自己的面貌。这种方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成功率不高,面临的风险大,但是一旦成功必然是一个时代的佼佼者。

刘洪彪先生所说的渐变和创变是历代书坛普遍采取的创新方式,在当今书坛相对保守的渐变依旧属于主流,而更富挑战性的创变则少有人敢尝试。

曾翔先生就是当今书坛创变的先锋。曾翔先生曾经在传统书法领域浸淫多年,特别是对二王体系书法的研究学习造诣颇深,并且凭借传统书法赢得了很多荣誉。

其后他并没有选择躺在已有的成绩上安逸,而是大胆的选择突破创新,他认为王书发展至今天已经陷入一种秀美、精致的范式,渐入俗媚之境。

所以他试图要打破王书法度,开创新风。他选择从王书的根源寻找灵感,从那些更为古早的书迹中探索书法艺术的本真,摒弃已经被认定的历代名迹,转而向古代砖瓦简牍等民间散迹开展研究,试图寻找率真、自然的书法真谛。

这种魄力与执着不出意外的让曾翔先生遭受到许多非议,然而却不能阻止他对书法艺术的向往。

他的书法带给人们一种新的风貌,这种风貌并非凭空臆造,而是深植于传统书法之上的开创性思考,有着浓厚的传统印记,却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毋庸置疑曾翔先生是当代书坛守正创新的先锋和典范,他的很多实践也许不会被后人认可和继承,但是由实践引发的思考必然不会被忽视,会深刻影响着书法发展的未来。

曾翔先生还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不断在带给世人新的书法面貌,他也许不会成为一位成功的创新者,但是绝对是一位贡献非凡的引领者。

时代的变迁迎来书法属性的转变,这让书法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然而也让书法得以摆脱实用性束缚,迎来更为自由开放的发展契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固守继承不求创新只能让书法发展陷入停滞的泥潭,不发展必然与时代脱节也就必然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书法是一门独立的文化艺术,并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需要发展生存。当今时代崇尚创新,书法更应该顺势而为,与时俱进。

曾翔先生所代表的创新力量,正是那些努力推动书法发展的主力,他们冒着毁誉的风险勇敢的去探索书法的盲区,甘于承担失败而不断的尝试各种实践,这种精神是毋庸诋毁的。

正是他们的努力让当今书法朝气蓬勃,没有呈现老迈的颓势,让书法依旧成为一种时潮,引导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书法的学习创作当中。

他们的很多实践也许不会成功,但是由实践已发的启示作品不容忽视,开辟一种创新思维也许比创造一种全新风格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