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又上热搜了!
起因是一网友在GitHub发现,王兴兴2016年的硕士毕业论文里面不仅神预言了四足机器狗的雏形,更是大胆押注电驱式机器人方案。
而现在,王兴兴早已将这一切预想都变成了现实,成为了全球炙手可热的科技新星。
2016年,王兴兴成立了宇树科技公司,专注于行业级和消费级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
短短九年时间,他做到年营收10个亿,估值150亿,先后获得12轮融资,引得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经纬创投和美团等一众资本巨头的青睐和纷纷入局 ,更是收割了马斯克、黄仁勋等一众大佬的注目和赞赏。
科技迷们则因这次的论文事件惊叹于他对技术和趋势超强的预判力,戏称他为:“机器人教父”。

王兴兴从一个没钱没背景的创业开局,到现在他的四足机器人订单抢占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更以150亿估值冲击IPO,他只用了9年,被称为机器人教父的他到底做对了什么?

王兴兴,1990年出生于宁波余姚一个普通的家庭。小时候的他极其内向,不怎么爱说话,但特别痴迷科技,喜欢看科教节目,动手捣鼓一些小东西。
别的孩子背单词时,他蹲在地上拆闹钟拼航模,初中英语老师认定他是个开窍慢的笨小孩时,他却将船模、航模玩了个遍,中考只能以倒数的成绩挤进高中。
他坦言自己从小是被教育体系打压的人,学习上没有任何成就感,高中三年他的英语差到只及格了三次。
但没人知道,他宿舍的床底下藏着一堆电线和废旧零件,他几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小发明。
当他手搓微型涡喷发动机,做成功的那一刻,他抱着发烫的金属壳笑出了声。
他也就此明白了:人是可以不用同一种尺子去衡量的。
也许有人擅长学英语,而他则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的是让一堆零件通过合理的设计动起来。
对于王兴兴来说,从小知道自己的热爱和擅长是他手里最重要的一张牌。
2009年王兴兴高考,他的理科成绩很好,但英语却很拉胯,只能去上了浙江理工大学。上了大学之后,他也偏科严重,但一直在关注着机器人行业的动态。

在理工大学的机电实验室,他蹲了一个月,用200块钱的废旧零件和边角料,纯手工切割打磨,搓出了14自由度的双足机器人。
虽然粗糙,但凭着自己超强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完整的机器人,还是让他兴奋地忘记了满手遍布的细小伤口。
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是读研期间,王兴兴再一次手搓了一个成本低于2万元的电驱式高性能四足机器人Xdog。
这一次他首创尝试电力驱动,并凭借着超低的成本拿到了上海机器人大赛第二名和八万元奖金。
这无疑让他信心大增,也开始感受到机器人赛道的价值。
在大疆工作时,当他看到国外机器人动辄几十万的时候,他又蠢蠢欲动了。王兴兴将自己的Xdog机器人测试视频上传外网,没想到一下子被外媒疯狂报导,迅速火爆全球,有人直接就在网上投了他200万。
他敏锐地意识到,时间和热爱可以将他的玩具变成重构世界的机器人,于是直接揣着这笔钱离开了年薪40万的大疆,成立了宇树科技,自己创业做机器人。

王兴兴特别认可雷军说的顺势而为,当你做的事情符合时代的主旋律,一些好的资源都会向你倾斜。
当记者问他为何选择这条路,他说自己生于普通家庭,也没有很好的学历背景,其实手里的牌并不多,有的牌没法打,恰恰是没得选才有了不怕输的勇气。
而他的幸运则是将热爱和擅长变成自己手里的牌,专注去打好它,人生就不会太差。

2016年8月,王兴兴带着几个人啃着馒头在杭州的一个小房子里研发机器人。
初期找融资时屡屡受挫,一位投资人看到王兴兴的学历,给出了四个字“背景屌丝”。
这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凭什么没有耀眼的背景就不能做机器人?
为了节省开支,王兴兴在朋友家里蹭住了一个多月,沙发短到伸不开腿,他记得那段时间,他的腿都很疼。
正是普通家庭出身和前期资源匮乏,形成了王兴兴独有的抠门哲学:降低一切可降低的成本,做最高性能的机器人。
此后“低成本高性能”成了宇树科技的核心理念。

王兴兴立下目标:要把机器人从“贵”做成“普惠”,让机器人走向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的好帮手。
在资源有限的时候,反而更能激发他的自驱力,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不断地去细化,去极致地做。
这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理念如出一辙,贝索斯曾说:“节俭和其他约束一样,会驱动创新,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发明一条出路。”
2019 年,宇树科技发布了能后空翻的 AlienGo,定价 40 万人民币,比世界机器人巨头公司波士顿动力的Spot机器狗价格低了近三分之一,不仅价格更低,行走速度几乎是 Spot 的两倍,续航时间也更长。
2023 年,宇树的 Unitree Go2机器狗进一步将价格降到9997 元,直接拉到大众消费水平。第二年,这款机器狗占据了全球近 70% 的市场份额,卖出了 2.37 万台,而 Spot 的销量只做到了宇树的十分之一。
王兴兴以前也不看好人形机器人,他觉得难以商业化,直到AI大模型技术来袭后他才果断跨进人形机器人领域。
2024年宇树发布G1人形机器人,将当时市场上65万一台的同类机器人价格,直接打到了9.9万。
一年后,宇树接着发布R1机器人,价格再次降低到3.9万。

王兴兴的厉害在于始终专注于宇树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做能走进千家万户的机器人,每一次推出新的机器人都在击穿行业底价。
而他能做到这一切,就在于他相信:这是一个专注者比跟风者更易成功的时代,只要足够专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在今年11月13日,宇树继G1、R1之后推出了第三款通用人形应用方案:轮式人形机器人G1-D。
从之前G1的砸核桃、开可乐瓶到现在做咖啡、做家务,从超市分拣到工业巡检,应用场景更广泛。
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通用机器人,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旋律,真正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升级。

目前机器人的硬件已经够用,但机器人AI和机器大模型还是不太够,还没有突破足够的临界点。
在优化性能的基础上继续做低价格,让机器人真正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依然是宇树科技未来的目标。
王兴兴设想在2027年机器人能根据语音指令整理房间、能看图纸组装家具,2030年宇树机器人能全面进入家庭场景,那时候家用市场才会真正引爆。每个家庭像是拥有汽车一样拥有自己的机器人。

他笑言,机器人虽然小众,但他就是要把能赚的钱都赚了。
今年11月,宇树科技已完成IPO辅导验收工作,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如果上市成功,它将成为A股上面的具身智能第一股,而他的投资方也将幸运地吃到第一波红利。
就像机会和风险总是并存,尽管被称为机器人教父,王兴兴也面临他独有的挑战。
对内,产能成了宇树科技最大的瓶颈。今年五月,人形机器人上架网络马上一抢而空,只能暂停销售,现在想要购买机器狗也要排队等待。
对外,在供应链上也存在隐患。目前宇树科技有35%的关键部件依赖于日本企业,一旦日本加强了出口管制,那宇树科技有40%的量产能力就将停摆。
但王兴兴并不担心,他说准备上市就是因为想要更有能力去解决更难的问题。

就像他对年轻创业者们说的,科技领域本身就是超前的,大胆去想象未来应该做的方向,只要方向不错,必然是可以成功的。
在上海大学他对学弟学妹们说,世界上聪明人居多,但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跑在前面,时间和热爱会带来复利。
而王兴兴,这个地表最强90后,就是这样一直带着梦想和热爱,朝着对的方向跑在前面,书写属于他的人生传奇。
作者|山语
编辑|向晚晚
—END—
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