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诗词作品极其丰富,有一类诗,写起来在情感表达与历史深度的结合上,其实比言情诗更具挑战性,它就是咏史诗。历史上有很多杰出诗人,他们写的咏史诗,深入浅出,富含哲思,典故文采情怀并重,令我们在欣赏这些诗作的同时,不仅得到美的享受,文学艺术的熏陶,还能增加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生动理解,非常有意思!
下面挑选了9首极具文学成就的咏史诗,一起逐一欣赏学习。
1、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唐代】《赤壁》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的创作背景及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议论不落传统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2、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唐代】《题乌江亭》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
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题乌江亭》的创作背景及简析
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遭到挫折灰心丧气,含羞自刎之处。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41年(会昌元年)赴任池州刺史,路过乌江亭时所写。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诗人在惋惜、批评、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很有积极意义。
3、可怜金谷坠楼人——杜牧【唐代】《题桃花夫人庙》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译文
楚王宫里桃花绽放一派艳丽清新,心念故国默默无语度过多少冬春。
息国灭亡究竟是因为什么事?可怜金谷园殉情的绿珠这坠楼人!

《题桃花夫人庙》的创作背景及简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会昌年间杜牧任黄州刺史时,游桃花夫人(息夫人)庙有感,便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借诗褒扬绿珠坠楼的贞烈,其意在讽刺息夫人面对强权软弱,苟且偷生。表面上贬挞妇人,其实质却批判与妇人相关的当权者。全诗立论新颖,发人深省,文笔温柔敦厚而不失讽喻,可谓咏史诗中的佳作。
金谷坠楼人:指绿珠。绿珠是西晋石崇的爱妾,石崇住在金谷园(洛阳附近)中,生活豪侈,歌妓很多。当时赵王伦专政,赵王伦的亲信孙秀派人来向石崇要绿珠,石崇说:“绿珠是我所爱,不能送人。”孙秀生气,于是矫诏逮捕石崇。石崇被捕时,对绿珠说:“我现在为你得罪。”绿珠说:“我就死在你面前以报答你。”因自投楼下而死。
4、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唐代】《己亥岁感事》己亥岁感事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译文
大片江山都处于战火之中,百姓们又如何能谋得安稳幸福的生活?
请君千万别再提封侯的事了,这个功名背后不知道得沾染多少将士的鲜血!
简析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精警,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警示人们要珍惜和平,警惕战争的破坏力。
5、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唐代】《苏武庙》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译文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苏武庙》的创作背景
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
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逼降,他坚贞不屈。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才返回汉朝,前后长达十九年。
这首诗就是作者瞻仰苏武庙后追思凭吊之作。
6、凄凉蜀故妓 来舞魏宫前——刘禹锡【唐代】《蜀先主庙》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
等到丞相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蜀先主庙》的创作背景及简析
蜀先主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蜀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刘禹锡曾于公元821—824年间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此时。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垂戒当世。
7、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唐代】《咏史》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可惜时运已经逝去,千里马何处才能遇上?力量已经用尽,蜀山之蛇怎能铲除!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华盖哭泣份儿。

创作背景及简析
《咏史》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开成五年(840年)正月文宗去世之后。
据史书记载:文宗深知穆宗、敬宗两朝之弊,即位后励精图治,去奢从俭。曾两次谋诛宦官,均遭到失败而“受制于家奴”,最终郁悒而死。
作者既伤悼文宗,又深虑唐王朝命势将颓,有感而作此诗。诗人认为比勤俭更为重要的是国运和国力,这是此诗的主旨。全诗情调悲凉,诗人的身世之感与末世情怀交相促发激荡,情真意切,意味深长。
8、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唐代】《贾生》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的政治才能无人能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贾生》的创作背景及简析
此诗为李商隐在公元848年(大中二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
贾生指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贾生》一诗文辞锋极犀利,讽刺辛辣深刻,晚唐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谊实亦自悯。
9、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唐代】《隋宫》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译文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隋宫》的创作背景及简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诗人选取典型题材,讽咏隋炀帝杨广奢侈嬉游之事。一实一虚展示了前朝皇帝与当朝皇帝的昏庸,讽刺意味浓厚,具有力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