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难是看透,最美是糊涂。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
人到中年,历经世事后才发现:
有些事,看透不如看淡;有些话,说破不如沉默;有些人,看清不如疏离。
女人的养生之道,不在昂贵的补品,而在心态的修炼。
装聋作哑扮瞎,不是懦弱,而是通透。

心理学上有个“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
邻居李姐,今年45岁,曾经是个“一点就着”的脾气。
同事的闲言碎语,婆婆的指桑骂槐,都能让她情绪失控。
直到三年前体检,她查出乳腺结节和一系列内分泌问题。
医生看着她厚厚的体检报告,轻轻说了句:“少生点气,比什么药都管用。”
这句话点醒了她。
现在的李姐,面对流言蜚语学会了“左耳进右耳出”。
单位有人议论她“巴结领导”,她一笑置之;亲戚说她“孩子教育失败”,她充耳不闻。
当你开始选择性地“失聪”,会发现世界突然清净了许多。
去年同学聚会,有人故意提起她曾经的糗事。要是以前,她早就拍案而起了。
但这次,她只是微笑着转移了话题:“说起来,你家孩子今年高考怎么样?”
事后好友问她怎么变得这么好脾气,她说:
“我的耳朵是用来听美好声音的,不是收集情绪垃圾的。”
《菜根谭》中有言:“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收起过度的敏感,不是麻木,而是把有限的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事。
那些消耗你的人的话,就像风中的蒲公英,你不去抓住它,它自然会飘走。
02 作哑,守住言语的边界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平均每天要说7000个字,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无效沟通,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认识一位做心理咨询的朋友,分享过一个案例。
来访者刘女士,婚后十年越来越不幸福。
她事无巨细地操心,却换来了丈夫的冷漠和孩子的叛逆。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发现一个问题:刘女士总是忍不住批评指责。
丈夫袜子没放好,她要念叨半天;孩子写作业姿势不对,她能说上十分钟。
“我都是为他们好”,刘女士委屈地说。
咨询师给了她一个建议:接下来的一周,试着把批评的话咽回去,除非涉及安全底线。
刘女士半信半疑地尝试了。
第一天极其艰难,看到丈夫把湿毛巾扔在床上,她强忍着没说话,自己默默挂了起来。
意外的是,丈夫晚上发现后,竟然主动道歉:“今天太忙了,下次注意。”
一周后,刘女士发现,当她停止唠叨,家人反而开始自我反思。
有时候,沉默比指责更有力量。
作家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在婚姻中,在友情里,在职场内,适时“作哑”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看透是本事,不说破是智慧。
你的沉默,不是妥协,而是给对方成长的空间。

美国婚姻专家约翰·戈特曼通过长达40年的婚姻关系研究发现:
幸福的夫妻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懂得“视而不见”。
他们允许对方有小缺点,不苛求完美,这种“选择性失明”让关系更有弹性。
电视剧《知否》中的盛明兰,有一句经典台词:
“最好的相处之道,不是盯着对方的短处,而是记住对方的好处。”
明兰看见丈夫顾廷烨的种种不足,却更记得他的担当与呵护。
这种“扮瞎”的智慧,让他们的感情在风雨中愈加坚固。
现实生活中的智慧女人,也深谙此道。
朋友的母亲结婚三十余年,依然和丈夫恩爱如初。
有人问她秘诀,她笑着说:“他的袜子总是乱扔,我就当没看见;他挤牙膏从中间挤,我就自己再整理一下。”
“那你不生气吗?”
“生气有什么用?我选择看见他每天早起做早餐,记得我所有喜好,在我生病时寸步不离。盯着缺点,只会两败俱伤;放大优点,才能相看两不厌。”
这番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亲密关系的真谛。
心理学家发现,对伴侣缺点的容忍度,直接影响婚姻满意度。
那些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往往拥有更和谐的关系。
这不仅适用于婚姻,也适用于所有人际交往。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
当你学会对无关紧要的缺点“扮瞎”,你会发现身边的人突然变得可爱了许多。
04 真正的养生,从养心开始中医理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持续75年的研究发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和健康的最重要预测因素,而维系好关系的关键,往往就在于“装聋作哑扮瞎”的智慧。
这种智慧,有三个层次:
(1)容忍
把不满压在心里,表面平静,内心翻涌。这是最初级的“忍”,伤身伤心。
(2)接纳
明白人无完人,开始理解并接受不完美。这时,内心的冲突减少了。
(3)欣赏
能够在所谓的“缺点”中发现独特之处,达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如何修炼这份智慧?两个小方法分享给你:
(1)建立情绪“缓冲带”。
当想要发火时,先深呼吸三次,问自己:这件事一年后还重要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何必浪费当下的情绪。
(2)培养“发现美”的习惯。
每天睡前,记录三件值得感恩的小事。
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看见美好,而非缺陷。
真正的养生,不是吃多少补品,而是修一颗从容的心。

很喜欢林语堂先生在《人生的盛宴》中的一句话: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生命太过短暂,何必事事较真。
装聋,是给心灵降噪;作哑,是给关系留白;扮瞎,是给幸福腾空间。
这“三件套”背后,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历经世事后的大彻大悟。
当你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装傻”,你会发现:
那些曾经让你纠结的事,突然变得云淡风轻;那些曾经让你痛苦的人,突然失去了伤害你的能力。
女人最高级的养生,是养一份“不较劲”的智慧。
愿你我在纷扰世界中,都能修得一颗通透的心——该聋时聋,该哑时哑,该瞎时瞎。
如此,可得自在,得安康,得一生的好风光。
——END——
作者简介:
吴所欢,深耕心理学与个人成长领域,擅长用温暖犀利的文字解读人性,帮助读者摆脱精神内耗,活出清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