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作为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型展会,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今日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万‘象’需求·全球揭榜”为主题,聚焦“创新需求、人才支撑、资本力量”,搭建了一个需求、成果、人才、资本等多要素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展示对接平台。大会预计线上线下共发布超10000项技术需求,需求解决投入金额超200亿元,发布人才需求2000余条,汇聚1728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与高校优质成果,847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吸引12个国家线下参展。

聚焦需求发布,推动产业精准对接
本届大会吸引中建八局、中广核等120家行业骨干企业,其中海智在线、东航资产、绿色技术银行等单位现场发布多项高价值技术需求,单项需求金额从百万至数千万不等,凸显企业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过程中的迫切创新诉求。例如,绿色技术银行的哈萨克斯坦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国家网络建设项目一揽子服务的合作需求,具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意义。沿沪宁产业创新走廊“科创服务带”发布技术联合攻关、高端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共建等系列需求体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首发首秀亮眼,颠覆性成果集中亮相
大会集中展示一批代表性创新成果与转化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带来“脑机接口专用芯片”“高精度微波振动形变位移测量技术与产品”及“魔方无人机系统设计与应用”,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华山医院的“脑胶质瘤治疗性DC疫苗”彰显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实力;华东师范大学全赋权推动“新型高端酶制剂”产业化,成本降低90%以上,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典范。

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专区,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贯彻落实《上海市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实施方案》,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方式,系统布局,推动未来产业集聚区与高质量孵化器建设一体化发展。作为本届大会重要亮点之一,包括脑机接口、核酸药物、基因编辑、集成电路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等在内的6家面向未来产业的概念验证平台首次集中亮相。这些平台通过提供技术验证、资源对接、孵化支持等全链条服务,有效降低早期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与成本。

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深度参与,释放创新源头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汇”吸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山医院、瑞金医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沪上20家单位,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国内21家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参展。高校展区集中展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涵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清华大学展示的原子量子计算机是全球领先的光镊原子阵列量子计算平台,采用独创动态重排技术实现225比特无缺损可编程阵列,支持千比特级扩展;仁济医院推出的“框架核酸分子计算诊断芯片与器件”融合DNA自组装技术与微流控芯片,具备颠覆传统诊断模式的潜力。


重要报告与标准发布,引领科技成果转化规范化发展
在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汇论坛中将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与《2024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两项重要标准——团体标准《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评估规范》与上海市地方标准《概念验证平台建设与服务指南》也将正式发布,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重要依据。此外,“技术经理人慕课”首次亮相,助力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化建设。
技术交易集市与转化门诊,提供一站式对接服务
大会首次打造“技术交易集市”,瑞金医院“无创血糖仪”“自动眼征测量仪”、农科院“灵芝孢子油软胶囊”、中科优势“叶田强益生菌”等产品现场推广,吸引众多观众体验与咨询。



“转化门诊”作为特色服务板块,其中生命科学成果“转化门诊”邀请20余位来自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投资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为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1对1咨询与全流程陪跑服务。2023年落地以来,“转化门诊”已对接项目374个,推动19个项目进入准概念验证阶段,10个项目完成赋权成立公司,转化合同金额超3亿元。

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本届大会的举办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通过释放大规模企业创新需求、搭建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推动概念验证与成果转化深度融合,大会有效促进了“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协同创新,为上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释放技术需求21000余项、人才需求35000余项,展示创新产品4080项,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180亿元,已成为国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品牌活动。
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通过“以展促需、以需促转、以转促产”,全面激活创新要素流动,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