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全国大半个地图吹进了“速冻模式”。有人早上出门还裹着秋裤,走到地铁口就开始搜“羽绒服怎么买更保暖”;短视频平台上的“东北大姨压箱底穿搭法”一夜爆火,评论区里全是“南方人求链接”的呼声。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东北、西北等地局部单日降温可达10℃以上,部分中东部地区累计降温甚至可达12℃。在北方一些省份,大雪纷飞已经成了出门日常。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的吐槽铺天盖地,感叹这波降温来得太突然。“早上秋天,晚上冬天”,“坐地铁的时候还在出汗,下地面直接冻透”。
结果就是羽绒服一夜之间从衣柜角落杀回街头C位。比如北京、沈阳、郑州等地街头,羽绒服已经成为行人标配,不少人更是“外套+羽绒马甲+保暖裤”全副武装。在各大社交平台,“羽绒服穿搭”话题也迅速登上热榜。

骤降的温度,让保暖成为消费市场的主题,多个电商平台也开始聚焦于保暖品类。像唯品会就在11月24日上线了“冬季保暖品类日”活动,平常动辄几大百甚至上千的大牌,都有很大折扣。波司登羽绒服199元起,热销冲锋衣低至129元等等,掀起了一波“既要温度、也要性价比”的羽绒服抢购潮。
据电商平台数据显示,11月1日至今,羽绒服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冲锋衣销量同比增长近15%,雪地靴、保暖内衣等品类同样大幅上涨。

从整体趋势来看,在这波“冷经济”中,不再是品牌溢价越高越好,反而是谁能在有限预算内提供最真实的温暖,谁就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羽绒服不再只是“厚”,还要轻便、防风、防水、好搭配,甚至连填充物的克数和蓬松度,都成了大家比较的重点。
“299元拿下波司登”,“400块买到加拿大鹅平替”这样的热评层出不穷,也折射出大众对实用型消费的青睐。这也是为什么唯品会等特卖平台受到年轻人热捧的原因。
面对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潮突袭”,消费者用脚步、钱包和热搜,写下了一份关于“羽绒服自由”的消费答卷。而特卖电商,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过冬”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