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近现代专题』刘海粟《言子墓图》,吴昌硕亲自题跋,赞赏不已

刘海粟《言子墓图》,纸本设色,长149.6厘米,宽79.7厘米,1924 年作。这幅作品现被公认为刘海粟的代表作之一。刘

刘海粟《言子墓图》,纸本设色,长149.6厘米,宽79.7厘米,1924 年作。这幅作品现被公认为刘海粟的代表作之一。

刘海粟(1896-1994),字秀芳,号海翁,别署静远老人江苏常州人。曾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刘海粟的绘画中,早年的作品大多是油画,最早用中国画技法创作并取得成功的当推《言子墓》。也就是说,这幅作品完成了他从西洋画创作到中国画手法表现的转型。在水墨画《言子墓》中,刘海粟以苍劲泼辣的笔墨,大刀阔斧的手法,表现了既富东方审美情趣又具清新笔墨境界的全新意象。海派大画家吴昌硕见到这幅画作后,赞赏不已,欣然命笔题写跋语:“吴中文学传千古,海色天光拜墓门。云水高寒,天风瑟瑟,海粟画此,有神助耶!丙寅秋,吴昌硕,年八十三。”(吴昌硕为画作题的跋)

题跋:壬戍之春,盘盘阁主游虞山,峰峦林壑,蔚然生秀,意得忘倦;每日跋涉岩穴野芳,抒情于画面。其中言子墓巨幅油绘,自觉尚有深味。越二年,甲子秋,江浙大战,群众惶恐走租界。九月三十日,炮声隆隆,彻夜不绝,不成寐,孤坐画室。对言子墓油绘回想当时情景,遂以不懂书画之笔墨更成之。聊以自乐。

从《言子墓图》右侧题跋可以看出刘海粟的行楷字体与康体愈发相似,但又有所区别。时值刘海粟从学习西画到学习中国画的重要转变时期,这段题字融合了篆书、隶书的特点,张弛有力但又带有帖书的秀气,在康有为书体的基础上还是能看出刘海粟个人的书法学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