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特朗普批乌不懂感恩,泽连斯基急忙致谢,本周或赴美会面

你敢信吗?美国前总统居然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指责乌克兰"不识好人心",而对方不仅连夜感谢,还传出可能要亲自飞去"挨顿骂顺便谈

你敢信吗?美国前总统居然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指责乌克兰"不识好人心",而对方不仅连夜感谢,还传出可能要亲自飞去"挨顿骂顺便谈谈和平"的消息。这要是放在职场里,不就是老板抱怨你对公司不够感恩,结果员工一边说着谢谢,一边还得乖乖续签合同吗?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背后却牵扯着一场关乎领土、生死和未来的战争。

故事得从特朗普那句"零感激"说起。

11月23号那天,特朗普在自己平台上发文,直接点名乌克兰领导层对美国为结束俄乌冲突所做的努力"毫无感激之情"。他还顺便吐槽欧洲还在买俄罗斯的石油,而美国却一直在给北约卖"大量武器",再由北约转给乌克兰。

他说自己"接手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又老调重弹,要是2022年是他当总统,这场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

这招"换我上肯定行"的套路,他以前也用过,但这次不一样。一份被泄露的"美国版俄乌和平28点计划"正在日内瓦的谈判桌上摆着,骂声和质疑声一下子全涌了过来。

简单说,这份28点草案被不少欧洲和乌克兰政界人士吐槽是"克里姆林宫的愿望清单",里面被媒体扒出来的条款大概是这样:承认俄罗斯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乌克兰要从自己还掌控的部分区域主动撤军,并冻结南部赫尔松、扎波罗热一带的前线现状。

乌克兰军队的规模要限制在60万人,不能加入北约,北约还得承诺未来不接纳基辅,而且乌克兰不能再追究俄罗斯的战争赔偿和战争罪责。

这相当于让已经流血3年多的乌克兰,自己在宪法上打个叉,承认"丢了地盘"和"没法追责"这两个现实。

更让人尴尬的是,根据多家媒体爆料,这份草案最初根本不是纯粹的"美国设计",而是由普京的亲信、主权基金负责人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和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一起起草的,很多表述疑似先写俄文再翻译成英文。

就连美国国会里的一些议员都质疑,这是不是直接把俄方版本拿来当谈判起点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一开始据说在和参议员沟通时也承认,这份文本"不是美国的",更像是俄方给的草稿,结果舆论一炸锅,他又赶紧改口,说是"美国起草、俄乌都有参与"的方案。

所以你看,在这种氛围下,特朗普突然跳出来说乌克兰领导层"零感激",不只是发泄情绪,更像是在给这份计划做一场带火药味的公关宣传。那泽连斯基能怎么办?

他没法正面回怼"你也别装老好人",因为美国毕竟是现在乌克兰最重要的军援和安全靠山。

于是很快,泽连斯基在公开表态中强调,他"个人非常感谢美国总统",还说从最早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开始,美国的武器确实救了很多乌克兰士兵的命。

这算不算"火速服软"?从话术上看,确实是立刻把话风拉回"谢谢老板给资源"的节奏,但同时,他又在另外的场合说了句狠话,称自己面临的是"要么丢尊严,要么冒着失去关键伙伴的风险",这是他必须权衡的两难选择。

一边是国家底线,一边是最重要的国际支持,这可不是普通人朋友圈吵架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总统在掂量自己手里到底还有多少筹码。

日内瓦的谈判桌上也在悄悄变天。经过美国、乌克兰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的会谈,那份原本28点的和平草案被缩减到了19点,美乌在一份共同声明里说,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更新并细化的和平框架"。

泽连斯基在自己的夜间视频讲话里也承认,现在版本里的"合理内容明显多了",但一些最敏感的条款,还得留到他和特朗普当面谈。

"当面谈"这三个字,就是这几天外媒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英媒《卫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泽连斯基可能在本周晚些时候前往华盛顿,在白宫和特朗普碰面,继续谈这份"修订版和平计划"。

同时,土耳其媒体和安纳杜卢通讯社也报道,美乌官员正在讨论泽连斯基访问华盛顿的可能性,把这次会面当成后续谈判的关键节点之一。但路透社那边,白宫发言人又强调,现在"并没有敲定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一切还在协商中。

所以你会发现,真实情况大概就是——大家都在推着这场戏往下走,但剧本还没完全定死。

再把镜头拉远一点,你会看到第三方——欧洲也已经坐不住了。在美国28点草案泄露之后,一些欧洲国家直接拿出了一份"欧盟版"和平方案,明显更偏向乌克兰的诉求。

这个"欧版方案"认为,领土问题应该等到停火之后再谈,而且要从现有前线作为起点,而不是按"俄罗斯宣布吞并的边界线"来算,说白了,就是不能先在纸面上承认俄军已经占到哪儿,再让乌方自己撤退。

方案还提出,要让乌克兰在和平时期拥有更大规模的军队,并且给出类似北约第五条那样的安全承诺,同时,把被冻结的俄方海外资产优先用来重建乌克兰,而不是像美国版草案那样,部分让利给投资者。

这一下可戳痛了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外事助理乌沙科夫直接放话,说欧洲的修改"没有建设性,不适合俄罗斯",俄方"更认可最初的28点方案"。

亲克里姆林宫的媒体甚至把欧盟的要求形容成"白日做梦""完全不可接受",还说欧洲是在把和平计划改成"继续打仗的计划"。

所以现在的局面有点意思:美国拿着一份被质疑"偏向俄罗斯"的初版计划,乌克兰和欧洲硬生生把它改瘦成19点,尽量往自己能接受的方向拉,俄罗斯则一边嫌新版不够痛快,一边又不想错过借机喘口气的机会。

在这盘多方博弈的棋局里,特朗普选的打法就是"嘴巴上更硬气一点"。一方面,他对外宣称自己是在帮世界结束一场"所有人都吃亏"的战争;另一方面,他不断放大"乌克兰不知感恩"这个说法,既给自己找台阶,也在向国内选民展示自己对盟友"够强势"。

而泽连斯基的回应方式则是典型的乌克兰式现实主义。

一方面,他用"个人非常感谢美国总统""标枪导弹救过我们的命"这样的说法,公开给美国台阶下;另一方面,他又反复强调,乌克兰的基本底线不能被写进一份"别人早就定好的未来里",包括不能正式承认丢了的领土,不能把加入欧盟和北约的选择权交给莫斯科,这些都在他对媒体的表态和乌克兰官员的解读里反复提到。

你要说泽连斯基"服软"了吗?语气上确实软了,但在关键条款上,其实是在用时间和舆论给自己"讨价还价"。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当各方都在谈"修订版计划"时,美国和乌克兰在联合声明里用了一个词——"框架",而不是"协议"。

这说明,哪怕是最乐观的说法,他们现在也只是搭了个架子,里面的关键内容——领土怎么划分、安全怎么保障、赔偿怎么计算、谁签字谁负责——都还没真正落实到位。

纸面上谈的是28点变19点,战场上牺牲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站在普通吃瓜群众的角度,你可能会觉得这一切很魔幻,整件事看起来就像一场多国合拍的真人秀,每个人都在给自己国家的观众演戏。但对乌克兰普通人来说,这根本不是节目。

说到底,特朗普的那句"零感激"也好,泽连斯基的那句"尊严与伙伴的选择"也罢,背后都是权力的不对等,是大国在算成本,小国在求活路。

你觉得,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乌克兰还有多少讨价还价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