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袭人这名字果真刁钻,贾政没有骂错,她不就是主动诱惑宝玉吗?

袭人伺候贾母时,叫珍珠,到了宝玉身边后被改为袭人。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书中第二十三回中提到过: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

袭人伺候贾母时,叫珍珠,到了宝玉身边后被改为袭人。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书中第二十三回中提到过:

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

宝玉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

贾政为此说宝玉“不务正业,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贾政这话,看似不讲道理,苛责了宝玉,但细想一下,他还真没骂错,因为袭人这名字果真刁钻。不但刁钻,还忒不正经,花袭人不就是一朵轻浮又诱惑人的花吗?

“花气袭人知昼暖”,这句诗改编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在贾政看来,宝玉读这样的诗就是不务正业、流于轻浮的表现,自然心生不悦。而花袭人这个名字更是立刻让他联想到宝玉整天“钻在诗词歌赋里”,特别是一些浓词艳赋上,贾政本希望儿子读圣贤书,走经济之道,谁知宝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你可以说贾政老学道,古板不堪,但是花袭人这名字本身的意象确实“不端庄”。

“花气袭人知骤暖”这句诗描绘的意境是:花香扑面而来,忽然让人察觉到天气变暖了。

这个画面不但极富美感和感官冲击力,而且它还带有一种 “诱惑性”和 “侵袭性”。

“花”这个字,通常都与女性、美貌、甚至轻浮相关联。

而“袭人”二字尤为关键,意思是“扑面而来”、“侵袭于人”。这个词给人一种主动的、带有挑逗和侵犯意味的感觉,而不是“贞静”、“贤淑”这类传统女性该有的品德。

(作者将袭人定义为“贤袭人”,是不是也挺讽刺的?)

言归正传,在当时那样一个极度强调“男女大防”、“非礼勿视”的礼教社会里,却用一个描述“香气侵袭感官”的词来为一个贴身伺候的丫头命名,这无疑是轻佻、香艳甚至带有情色暗示的。这和“体统”、“规矩”是背道而驰的。

“袭人”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她与宝玉关系的亲密性,“袭人”,也就是她会“侵袭、贴近宝玉”。

此话半点不假,书中第六回时,袭人使出知心大姐姐的魅力,诱惑年仅十一二岁的宝玉与她偷试了云雨之情。以后更是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与宝玉狎昵。

花袭人还真没有辜负这一个“好名字”,她将这个名字的含义发挥到了极限,宝玉也因此被她轻松拿捏。宝玉稍有不如她意之处,她便让宝玉不要进她的屋子,或者借口要离开宝玉,宝玉迷恋她的身体离不开她。

这名字妥妥的应了贾政当日的话,果真刁钻又不正经,这也预示了她将来作为宝玉“准妾室”的身份。而贾政的反对,也恰好微妙地暗示了她未来身份的不稳定性。

——王夫人内定却不敢公开,怕贾政不允许,贾母说那大家都不提这事了。

初定时,王熙凤曾建议何不干脆直接过了明路,王夫人认为不可:

“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两三年过后,王夫人向贾母禀报:

“不明说者,一则宝玉年纪尚小,老爷知道了又恐说耽误了书,二......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

贾母听了,笑道:“......你这不明说与宝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

好吧,大家都别提这事,心里知道又如何,花袭人终究不是名正言顺的妾。她虽然有能力,主动诱惑侵袭了宝玉的身体,但过不了贾母贾政那关,永远也得不到她想要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