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广东鑫莹荣精细化工有限公(以下简称“广东鑫莹荣”)司开出万元罚单,原因是其销售的“三个魔发匠海盐奢养顺滑润发乳”菌落总数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这不是广东鑫莹荣第一次被监管部门处罚。从2017年销售侵犯娇兰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沐浴制品,到2024年因“三个魔发匠鱼子酱奢盈润发膜”标签不合格被罚,再到如今菌落总数超标,广东鑫莹荣似乎已成为监管部门的“老熟人”。

屡罚屡犯
监管部门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5年8月21日,花都区市场监管局收到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协查函,反映广东鑫莹荣销售的“三个魔发匠海盐奢养顺滑润发乳”经抽样检验,菌落总数不符合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产品是由广东鑫莹荣备案和销售,由广东鑫莹荣持股95%的广东鑫莹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这批不合格化妆品共备案销售190盒,货值金额665元。鉴于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交代违法事实,社会危害性较小,花都区市场监管局最终决定对其从轻处罚,罚款10000元。
此前的2024年9月,广东鑫莹荣还曾因搭售的“三个魔发匠鱼子酱奢盈润发膜”标签信息缺失,未标注备案人及生产企业信息等问题被罚2万元。
更早的2017年,广东鑫莹荣还因销售侵犯娇兰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沐浴制品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查处,当场查获432瓶侵权沐浴制品,罚款20000元。
行业乱象
根据国家药监局和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告,2025年以来已多次公布不合格化妆品信息。
就在今年7月,广东省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显示,多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涉及防晒霜、牙膏等产品,其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就有广州市蔻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自然妍海藻冰膜粉、益生菌小苏打牙膏、玫瑰传说盈润补水海藻面膜、怡康清护龈+固齿+修护清新薄荷香型三七牙膏、英典骨胶原海藻面膜、 植物海藻颗粒面膜、双语胶原蛋白焕颜面膜等产品。
更早些时候,国家药监局也在2025年11月通告了48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仅菌落总数超标就包括新三板挂牌公司兰亭科技旗下产品“TOP TIME抗皱紧致舒缓雾化精华水”、知名微商广州蜗蜗化妆品有限公司的蜗蜗营养发膜、广州依莱丽的芦荟胶、成都金凯龙的多款浴足粉等产品。
这些官方通报的数据,揭开了化妆品行业质量隐患的冰山一角。
自诩国货代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屡次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处罚的广东鑫莹荣,却在官网宣传中自称“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建创新联合研发中心,以创新功效型成分和先进技术构建产品差异化壁垒”。

该公司还宣称,2021年GMV突破三亿元,旗下品牌“三个魔发匠”持有国妆特字20241537认证,主打“持证防脱”产品,“全网单品累计销售额突破5亿+”;其“二硫化硒控油去屑洗发水”长期占据抖音、天猫、京东三大平台相关品类销量排行榜TOP1,被标榜为无数消费者摆脱头屑困扰的“救星”。
企查查数据显示,广东鑫莹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
官网信息显示,广东鑫莹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品牌运营与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妆品企业,致力于构建完整产业链。旗下“三个魔发匠”“蜕唤美”等品牌,被塑造为质优价廉、出类拔萃的国货代表。
目前,鑫莹荣集团旗下包括:广东鑫莹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广东鑫莹荣化妆品有限公司、广东鑫莹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鑫莹荣商贸有限公司、广州市恒毅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广州鑫莹荣投资有限公司、广东鑫莹荣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公司。
一边是“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发中心”的华丽宣传,一边却是菌落总数超标等处罚记录,两者之间的反差,不可谓不鲜明。
清扬君点评:
广东鑫莹荣的案例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化妆品行业宣传浮夸与质量管控失衡的现实困境。
当企业在市场推广上高歌猛进,却在质量管理上步履蹒跚时,消费者的信任又该何处安放?
图源:广东鑫莹荣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