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有想到,原本美伊即将签署伊核协议。
伊朗已经做好了对美国妥协和让步的准备,但是以色列却动手了。
而且在袭击之后,以色列还大言不惭表示,自己属于“正当防卫”。
属实有点颠覆外界的三观。
近日,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中东大地却被战火照亮。
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军事行动,此次行动可谓是来势汹汹,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伊朗的核设施以及相关军事目标。这一事件瞬间成为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也让本就局势复杂的中东地区,再次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
以色列这次行动那叫一个 “干脆利落”。
据央视新闻报道,以色列官方确认了对伊朗的精准打击,还直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这架势仿佛是在告诉全世界,我就是要搞事情!
在这场持续 48 小时的军事冲突中,以色列先是玩了一手 “斩首行动”。
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的装甲车队,在行至德黑兰大学路时,突然遭遇袭击。
以色列通过伪装成5G基站的移动中继站,截获了车队的电磁信号。
随后GBU-39炸弹精准刺入第三辆车顶。

【伊朗核设施,遭到重创】
好好的一辆防弹车瞬间就气化了,只留下一个8米直径的弹坑,里面全是熔化的装甲残骸,这画面简直太惨烈了。
除了 “斩首”,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更是不遗余力。
伊朗的浓缩铀设备离心机位于纳坦兹地下堡垒,为了把它摧毁,以色列可是下了血本,用上了重达 13.6 吨的 GBU - 57 钻地弹。
这款炸弹以 5 倍音速贯穿 15 米混凝土,就像一把大锤子,狠狠地砸向了伊朗的核设施。
对于福尔多地下核设施,以色列更是首次在实战中验证 “双链毁伤” 理论。
GBU - 72 钻地弹搭载 “延时 - 空爆” 双模引信。
第一枚弹在地下 30 米制造空腔,第二枚弹注入铝热剂燃烧弹,引发二次殉爆。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伊朗的核设施那是遭到了严重破坏。
辐射监测显示,地表裂缝喷涌的氪 - 85 浓度达 62.3Bq/m³。
附近村庄的盖革计数器都检测到核辐射超标并发出报警了,可见这打击力度有多大。
以色列这么大动干戈,给出的理由是 “正当防卫”。
他们声称伊朗的核计划对自己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他们有权利先发制人,防止伊朗用核武器来攻击自己。
这理由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仔细想想,就觉得很不对劲。
伊朗虽然一直在发展核技术,可人家也说了是用于和平目的,而且国际原子能机构之前,也没拿出确凿证据说伊朗在搞核武器啊。就算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通过决议,指责伊朗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这也不能成为以色列直接动手的理由吧?
又不是以色列来执法的,它咋就这么 “热心” 呢?
再说了,伊朗在这之前其实已经有了让步的迹象啊。
从 2025 年 1 月特朗普上台后,伊朗的外交政策就开始转变,一直在和美国眉来眼去的。
4 月 9 日,伊朗总统公开声明伊朗 “不追求核武器”,还表示 “欢迎美商投资伊朗”,承诺提供 “法律保障”。
这明显是想和美国和解,准备签协议了。

【伊朗拥核的决心,从来不够坚定】
之后美伊双方还进行了几次谈判,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看起来还是有希望达成协议的。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以色列突然就动手了,这不是明摆着不想让美伊和解吗?
以色列这么做,其实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
对于以色列来说,它一直把伊朗当成是中东地区的最大威胁之一。如果伊朗和美国和解了,那伊朗的实力可能会得到提升,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会增大,这对于以色列来说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以色列一直想在中东地区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它觉得只有伊朗一直处于被打压的状态,自己才会安全。
所以,不管伊朗有没有真的威胁到它,只要伊朗有和美国和解的可能,它就要出来搞破坏,这就是典型的 “我不好,你也别想好过” 的心态。
还有就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现在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国际上,他面临着很多压力。
在国内,又和政坛内部以及司法系统存在矛盾,民众还呼吁加沙地带停火,他的日子可不好过。
所以,有人说他这是想通过制造冲突、延续冲突的方式来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
毕竟,现在以色列国防部长已经宣布该国进入紧急状态了,这或许有利于他巩固自己的政权。
从美国的态度来看,也很值得玩味。
在以色列动手的两天前,也就是 6 月 11 日晚,美国突然宣布将从伊拉克撤离所有非必要人员,同时批准驻巴林和科威特的非必要人员撤离。
特朗普还说中东将 “变得很危险”。

【以色列动手前,美国宣布撤侨】
这明显是提前知道要有事情发生,所以先把自己的人撤走。
虽然美国在以色列袭击伊朗后,坚称自己并未参与此次事件,但谁能相信呢?
要知道,与美国前总统拜登明确表态不支持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不同,特朗普可是一直把以色列威胁攻击伊朗作为向伊朗施压的工具。
也许特朗普就是想让以色列给伊朗一点颜色看看,好让伊朗在谈判中更听话。
伊朗这边自然是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的。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 6 月 13 日就发表声明说,等待以色列的必将是 “严厉的惩罚”。
伊朗也确实有反击的实力,它的武库中配备了先进的中远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可都是 “大杀器”。
具备高超音速飞行能力和极高的打击精度。
能够覆盖整个以色列全境及美国在中东的所有军事基地。
伊朗首轮报复就发射了 217 枚导弹,其中 20 枚 “海巴尔” 中程导弹贴着约旦河谷 30 米超低空突进。
还有 34 枚导弹搭载石墨纤维弹头,成功瘫痪了海法港电网。
让 12 万吨级货轮 “中远银河” 号因导航失效撞毁 3 号泊位。
对此,似乎也不能认定伊朗的反击无效。
而且伊朗 “太阳神” 部队还入侵以色列铁路调度系统,造成特拉维夫至海法高铁脱轨事故,12 节车厢坠入地中海,这一招直接打到了以色列的痛处。
不过,以色列也不是吃素的,它有 “铁穹” 防御系统。
虽然面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效果可能不咋样,但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而且以色列背后有美国支持,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都很强大,在制空权方面更是占据优势。
这次以色列累计出动了 200 架次战机,对伊朗 100 多个目标投掷了约 330 枚普通导弹甚至是航弹,伊朗在防空方面就比较吃力了,很难有效拦截以色列的战机和导弹。
从国际社会的反应来看,这次事件也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召开了会议,俄罗斯代表在会议上展示了若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受损,形成的辐射扩散模型,显示放射性烟尘 7 天内覆盖波斯湾。
90 天扩散至北印度洋,这要是真的扩散开来,那影响可就太大了。
其他国家也都在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毕竟,中东地区是全球重要的石油产区,这次冲突已经导致布伦特原油飙升至 150 美元 / 桶。
还引发了东京股市熔断。
阿联酋巴拉卡核电站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可见大家都很担心局势会进一步恶化,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在君明看来,以色列所谓的 “正当防卫” 完全就是一个借口,就是它为了自己的利益,想破坏美伊和谈,维护自己在中东的霸权地位而找的理由罢了。
以色列根本就没有权利去决定伊朗的核计划该如何发展。
更不能随意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军事攻击。
伊朗虽然在这次事件中确实有一些想和美国和解的举动,但这也是它为了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考虑,想摆脱长期以来的制裁压力,这是很正常的外交行为。
以色列却不管这些,只要对自己不利,就直接动手,这种行为和 “恶霸” 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美国在这件事情上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伊朗遇袭,美国扮演关键角色】
一方面想从中东 “抽身”,另一方面又不想让伊朗发展壮大。
所以就利用以色列来给伊朗施压,把以色列当成了自己的 “马前卒”。
这种做法真的很不地道,完全是在破坏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对于伊朗来说,此次确实遭到重创。
原本计划和美国和解,能过上点好日子,结果被以色列这么一闹,不仅核设施被摧毁,人员也有很大伤亡,还得面临战争的威胁。不过,伊朗也不是好惹的,它的反击也很有力,让以色列也尝到了一些苦头。
只是从长远来看,伊朗还是得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战略了。
伊朗不能总是在大国之间周旋,想利用大国矛盾来为自己谋利益。
毕竟,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就算有再好的策略,也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中东地区本来就局势复杂,各种矛盾交织。
以色列和伊朗的这次冲突,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发挥作用,让双方冷静下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战争继续升级。
不然,受苦的还是中东地区的老百姓。
因此,我们也希望伊朗能够吸取这次的教训,好好发展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能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外交策略,不要再让自己处于这样被动的局面。
而以色列,也该收敛收敛自己的行为了,不要总是以为有美国撑腰就可以为所欲为,不然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的。

【美以的暴行,应该被制止】
总之,还是希望中东地区能够早日迎来和平,让那里的人们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
所以,当以色列用导弹书写“正当防卫”,当美国用否决权定义“国际法”。
2025年6月13日已成文明之耻!
伊朗的遭遇警醒世界:在强权眼中,妥协从来不是和平通行证,而是催命符!
那些为袭击叫好的声音不妨想想:今天以色列能用“怀疑你有危险”炸平伊朗,明天是否也能用同样理由摧毁东亚某国?
当丛林法则取代公理正义,世界只会沦为弱肉强食的屠宰场。
此刻德黑兰的硝烟中,烧焦的不仅是离心机,更是人类文明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