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香港富豪庄世平去世却惊动了国家。中央特许国旗盖棺,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联办主任高祀仁、全国侨联主席林兆枢等等为他亲自扶灵。

周恩来总理曾评价:“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
为何一位商人能获此殊荣?临终前,他将自己的千亿家产尽数捐给了国家,而非留给子女。
而这,相对于他一生的贡献却显得微不足道。
生于乱世,却心怀国家和民族
1911年,庄先生生于广东潮汕一个世代书香的侨商之家,由于从小就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眼界十分开阔,立志要用学识来为改变国家做贡献。
1934年,如愿考上北京国民大学经济系。努力汲取知识的同时,也不忘国家。
大学期间,不惑之年的庄先生就主动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18”事变后,自觉组织同学进行游街,并以笔为枪,宣传抗日思想。并写下“若以吾血可醒同胞,头颅尽可摘去!”,以此鼓舞更多人来投身爱国运动。

2.在泰国期间,组织华侨捐款,为抗日筹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
3.巧妙突破日军封锁线,将大量黄金以及药物运往革命根据地。
如果说潮汕人的爱国情怀需要一个代表,庄先生就可以。在他的一生中,爱国是刻在骨子里的。
解放战争时期:为统一中国金融制度做出杰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参与创办南方人民银行,发行南方卷。“南方卷”的建立,对于本身存在国内的法币、英镑以及南京政府发行的金圆券等货币造成有力打击。
一则促进统一了南方的金融市场,也为后来新中国金融制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则有力的支持了华南地区的解放战争。
在庄先生和各位先驱的不断努力下,内地的金融市场基本稳定,金融制度也初见雏形。

由于港澳地区在西方殖民者的长期殖民,导致金融系统还是由西方国家垄断。看到这种情况,庄先生迫切想要打破这种局面。
1947年,庄先生临危受命,毅然踏入香港地区。当时庄世平身上,仅有带着国家政府提供的一万元美金启动自己资金,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虽然很艰难,但是庄先生没有向祖国申请一次帮助,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以及对于国家深切的热爱,南洋商业银行和澳门南通银行拔地而起。
在自己的事业巅峰期选择离场,将自己的全部献给祖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南洋商业银行坚定的成为了香港第一家升起五星红旗的机构。
此后36年,南洋商业银行和南通银行在庄先生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已经拥有50家分行,成为具有雄厚实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这两家银行的出现,打破了西方的金融垄断,有力的保护了国有资产,对新中国的经济复苏和基本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这种关键时期,1986年,庄先生将已经发展壮大的南通银行银行无偿的交给国家;并在离世的前几个月,也就是2007年将南洋商业银行交给了国家。
个人资产,分文未留。子女也从小在内地接受普通教育,孩子长大后没有一个在政界和商界从事工作。

孩子们在内地喂过猪,做过搬运工,做着最平凡且简单的工作。长大成人后,长子做了一辈子巴士司机,一家挤在廉租房里。任谁也不会想到,他们有一位身价千亿的父亲。
旅居香港的那些岁月里,庄世平先生的生活看似被繁忙的商业事务和社会活动填满,但在背后,他一直默默执着于一件意义非凡的事——竭尽全力为内地拉投资。

潮汕体育馆、普宁华侨中学、普宁华侨医院、汕头大学这些由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资建设的项目,都离不开庄老先生的付出。
香港回归仪式上,86岁高龄的庄世平先生看着飘扬的五星红旗,泪流满面,这一刻,他等了一辈子。
晚年的庄老曾说,自己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看到台湾的回归。
2007年6月2日,庄老离我们而去,享年97岁。
这位老人的一生,爱党爱国刻进骨子里,成为年轻人争相模仿的典范。
庄世平子女对父亲的评价

庄老的子女对庄老的一生表示高度认同感,庄老的小女儿庄耀华是唯一在他身边长大的。
据她回忆,父亲常教导他们“无国就无家”、“爸爸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她说,父亲在香港的时候,一家三代人挤在银行宿舍里。薪水有限,还要资助内地子女读书。
她对父亲的评价是“父亲是属于这个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的”。短短的一句,是对庄老的一生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