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南雅教师“家访”变三次侵犯,家长染HPV还遭孩子前途威胁!权益维护1年竟只换对方调岗?
三次涉嫌侵犯、传染HPV病毒、用孩子前程威胁家长......作为母亲,刘女士从未想过,孩子就读的长沙市南雅中学里,教师何某雄会对自己犯下如此行径;更让她寒心的是,对方仅获“降级调岗”处分,而自己权益维护一年多来,报案遭拒、证据疑似被删、孩子在校遭孤立,甚至收到“再闹影响孩子前途”的威胁。这场从校园师德失范延伸至法律层面程序争议的风波里,她始终在寻求公道的路上艰难支撑,每一步都浸透着无助与隐忍。


核心事实:“家访”变侵犯,三次侵害与精神操控
2023年9月5日,为配合孩子学业,刘女士接待了南雅中学招生教师何某雄的“家访”。此前双方仅因“孩子任数学科代表”有过微信沟通,她曾拒绝何某雄“协调班主任”的提议,这是两人首次见面,却成了噩梦开端。
寒暄十余分钟后,何某雄突然从背后突袭,将刘女士按在墙上。她本能反抗,却被粗暴拖进次卧按在榻榻米上撕扯衣物。恐惧中,她想以“买避孕套”脱身,被何某雄识破后,对方堵住房门厉声质问“你想跑?!”。瞥见桌上30公分水果刀,刘女士因担心何某雄做出极端伤害,最终在体力与精神双重胁迫下遭侵害。
事发当晚,何某雄给刘女士发送一张刘女士孩子的校园照片,以孩子前程隐性威胁。此后,他一面宣称“你孩子学业在我手中”,一面用“妻子会采取极端行为”恐吓,更借“研究过心理学”的优势,瓦解刘女士心理防线。
2023年9月11日、18日,何某雄又以“泡方便面”“感染新冠需休息”为由,两次登门侵害。彼时刘女士已因创伤思维混乱,却仍想“接近他搜集证据”,怀疑自己非唯一受害者。
三次侵害致刘女士身心重创:身体上,妇科疾病引发腹痛、下体灼痛,HPV检测阳性,何某雄经长沙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认携带同型号病毒;精神上,多家医院诊断其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162分,症状超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与重度抑郁症(抑郁自评80分),需长期服药,不敢出门、注意力涣散,深夜常被轻生念头缠绕。

(心理评估,刘女士提供)

(心理评估,刘女士提供)
权益维护困境:行政处分偏轻,法律层面立案反复受阻
2024年2月,在家人陪伴下,刘女士向长沙市教育单位反映情况。但教育单位仅对何某雄作出“降级、调岗一年”处分,未回应客观诉求。这份与事件严重程度不匹配的结果,让刘女士满心冰凉。
2024年6月5日,她到长沙市公安单位雨花分单位某所报案,时任领导易某将案件定性为“情感纠葛”,否认侵犯事实并拒绝立案,连报警回执单也不肯开具;相关单位调解员刘成不仅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还被指索要好处,刘女士悄悄留存票据作为证据。
2024年9月6日,刘女士二次报案,案件由雨花公安部门彭某领导团队负责。66天等待后,2024年11月12日,湖南公安短信告知案件已受理为刑事案件;11月26日上午,法制大队称“案件已立案待领导确认”,可当天下午,警方就以“证据不足”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

(不予立案通知书,刘女士提供)

(不予立案通知书,刘女士提供)
刘女士当场异议,雨花公安分单位常务副领导师某当晚启动自查,她上交手机配合调查。但截至目前,她未收到任何书面结果,追问仅获“再等等”回应,证人证言、医疗记录仿佛未被查看。更异常的是:刑侦人员恢复手机数据时,涉嫌删除关键信息;雨花区检察单位彭某梅以“非第一时间报警”为由,认定“未违背意志”,否定侵犯罪名成立,这让刘女士质疑:“难道报警晚了,受害者就成了‘自愿’?”

(立案督察通知书,刘女士提供)
牵连伤害:孩子遭校园孤立,家长遇网络围攻
权益维护中,最让刘女士揪心的是孩子受牵连。孩子成绩优异,却在高二分班时被刻意分至艺体班,同学疏远、老师冷淡,区别对待让孩子日渐沉默。刘女士疼惜不已:“孩子何错之有,要为我的遭遇买单?”

(答复意见书,刘女士提供)

(答复意见书,刘女士提供)
2023年12月5日,该校年级主任朱某(何某雄称“私交甚笃”)突然走进孩子班级,在全班注视下查看座位表,随后凶狠注视孩子许久。刘女士明白,这是对方通过恐吓孩子逼自己停手,更像有组织的示威,让她倍感恐惧。
2025年7月,一场由南雅中学、东山街道、武广社区人员涉嫌策划的网络攻击爆发,大量不实信息激化刘女士情绪,导致其抑郁症恶化,多次服药轻生。她不解“我只想讨公道,为何要承受这么多不公待遇?”

(截图,刘女士提供)
此外,刘女士还收到威胁:“再闹就是跟相关上级作对”“小心影响孩子考公”。这些话像枷锁,让她每次权益维护都要掂量——自己能受委屈,却赌不起孩子的前程。
关键争议:和解协议存疑,舆论压制与查询失效
事件中,一份“因情感纠葛达成”的和解协议引发关注:何某雄自愿支付刘女士225000元补偿金,条件是她撤回报案、停止反映举报并保密;若违约需退全款,即便协议无效,追责前也得退钱。

(和解协议,刘女士提供)

(和解协议,刘女士提供)
刘女士提起协议便红了眼,表示这不是其自愿签的,当时他们拿孩子威胁她,走投无路才签的,非平等协商。而何某雄方提及“反诉”,有媒体人士提醒她,需证明补偿金是被迫接受,否则可能面临“敲诈勒索”指控,这让本就被动的她更觉窒息。
舆论层面,刘女士毫无还手之力:自媒体账号被屏蔽,无法发声;面对采访,因担心安全多次拒绝。
四大诉求:彻查关键问题,推动公正处理
即便前路艰难,刘女士仍未放弃,向湖南省相关单位提四项诉求:
一是核查何某雄家庭财产与配偶责任。何某雄作为公职人员,家产远超合法收入,疑“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恳请查其与配偶李某峰的房产、金融资产等,核实李某峰是否提供经济支持、参与贿赂或封口。
二是彻查何某雄利益团伙。怀疑其行为非孤立,恳请查其与校内、社会关系的经济或性贿赂,明确团伙结构与违法事实,严惩参与者。
三是深挖“保护伞”与失职渎职。侵犯罪名未被依法追究,多名受害者“赔偿结案”,恳请打击“保护伞”,追究职能部门不作为。
四是核查何某雄入职合规性。其2021年9月入南雅中学获编制,恳请查招聘流程,重点核实亲属李某亮(南雅相关人员)是否违规操作、包庇罪行。
最新进展:多部门受理反映,结果待公布
截至目前,刘女士的诉求获多部门关注:2025年5月19日,雨花公安出具《涉法涉诉程序告知书》,受理反映并转送刑侦大队;2025年9月23日,长沙市教育单位告知收悉问题,将60日内反馈;湖南省公安厅也转送其反映事项至长沙相关部门甄别。

(涉法涉诉程序告知书,刘女士提供)

(告知书,刘女士提供)

(刑事复核决定书,刘女士提供)
每次看到受理通知,刘女士都会想起孩子,经过半学期调整,孩子重拾学习状态,成绩优异,这是她坚持的最大动力。她表示,不怕权益维护难,只希望违法者受惩、权力规范运行,更希望自己的遭遇不再重演。
目前,何某雄涉嫌违法及相关调查仍在进行,官方结果未公布,本媒体将持续跟踪,关注这场关乎师德与公正的权益维护之路,能否迎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