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也同样讲究“留有余地”,若事事工于算计,每天疲于奔命,生活也就毫无乐趣可言,超负荷的心理重担迟早会把人逼向崩溃的边缘。试着给自己的生活留一点弹性空间,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创造出理想的生活方式。

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在思想与行动上留一点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将有助于自己潜能的发挥。某位出名的木匠,晚年的时候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匠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条缝隙”。假若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岂能不紧张?同样,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了形状。即使是困难重重的问题,只要以弹性的方法看待事物,也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用弹性的方法看待事物,实际上就是尽量采取不抗拒的态度去行事或面对困难。因为“抗拒”往往会引起机械学上所谓的“摩擦”,而机械学上对于摩擦的建议是,克服它或减弱它的力量;消极心态与摩擦十分类似,所以消极主义到最后终究会发展成相当大的阻力。积极乐观的信仰与观念带领他走出怀疑的阴影,并在他的内心赋予足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充分力量。面对人生的困境时,首先想到的是悲观不幸、绝望,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最美的彩虹应该在风雨之后,要相信这一点。
不论您是希望花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心理学,希望将心理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还是希望用心理学帮助他人,关注我,让我们在《口袋心理学小课堂》获取到关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全貌,我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对这门学科做一个简单介绍,希望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到您所需要的东西。
#口袋心理学小课堂[话题]# #自我提升[话题]# #沟通[话题]# #积极心理学[话题]# #两性[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