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朋友逛 4S 店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新能源展台前讨论续航和充电的人不少,但燃油车展厅里,像朋友这样纠结 “动力够不够用”“空间适不适合家用” 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后来查数据才知道,现在燃油车仍占中国乘用车市场近一半份额,这次借着朋友试驾星越 L 全新东方曜的机会,我也亲身体验了一番 —— 这款车到底凭什么能在燃油车市场里 “圈粉” 这么多人?
一、85 万车主用脚投票:燃油 SUV 里的 “实力派”?现在选车就像挑手机,款式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但一款车能让 85 万人愿意掏钱买,肯定不是靠运气。我身边有两位开老款星越 L 的朋友,聊起用车感受,他们没说过 “这车完美无缺”,反而常说 “上下班开着顺手”“周末带家人出游空间够”“跑高速不觉得飘”—— 这些接地气的评价,比广告里的华丽辞藻实在多了。
星越 L 属于吉利 “中国星” 系列,这个系列累计用户已经超过 162 万。从市场表现看,2024 年它在全品牌、全级别燃油 SUV 里销量靠前,2025 年 1-9 月销量也很稳。要知道,10 万 - 20 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选车时都很谨慎,毕竟不是买个小物件。星越 L 能在这个区间站稳,我觉得关键在于它没搞 “花架子”,而是把钱花在了用户日常能用到的地方。
这次试驾时,同车的媒体朋友提到之前参加过星越 L 的长途试驾,他印象最深的是 “高速开两三个小时不觉得累,底盘过减速带时很柔和,超车时踩油门动力能跟上”。这种来自实际用车场景的反馈,比参数表上的数字更有说服力。

坐进星越 L 东方曜的瞬间,第一感觉不是 “哇好惊艳”,而是 “坐着真舒服”。它的设计没堆太多夸张元素,反而把东方美学藏在了细节里,而且不生硬,看得出来花了心思。
车身的 “莫高蓝” 颜色很特别,不是那种刺眼的亮蓝,而是偏沉稳的色调。阳光下能看到车漆里的细微光泽在变,销售说这是借鉴了敦煌飞天壁画里的青金石蓝色,还过了好几道工艺。我凑近看了看,确实比普通单色漆有层次感,停在路边不扎眼,但又能和其他车区分开。前格栅叫 “云栖竹径”,线条像竹子纹理,搭配 LED 大灯,整个前脸很大气,没有 SUV 常见的 “笨重重” 的感觉。
打开车门,内饰的 “鸣沙流金” 环保麂皮手感很软,坐上去能感觉到座椅把身体裹得很舒服,尤其是腰部,坐久了也不酸。中控台的 “月泉玉樽” 水晶挡把很精致,转的时候能看到光影流动,朋友开玩笑说 “要是粘指纹就麻烦了”,销售说表面做了防指纹处理,日常擦一擦就行。车内还有 “鹿跃星辰” 3D 镭雕和 256 色氛围灯,晚上开车时,氛围灯亮度刚好,不会影响视线,反而让座舱里暖暖的。




以前总觉得智能是新能源车的 “专属技能”,但这次试驾星越 L 东方曜,发现燃油车在智能方面也能做得很实用。它的车机是 Flyme Auto 系统,配的高通骁龙 8155 芯片,操作时没卡过,很流畅。朋友最在意的导航,它的 AR-HUD 抬头显示特别好用 —— 导航信息直接投在前风挡上,能显示到 38 米远,开车时不用低头看仪表盘,视线一直能盯着前方,安全感多了不少。
双 14.6 英寸的中控屏支持三指滑屏,我试了下,把主驾屏的导航滑到副驾屏很顺,副驾想放歌,直接在自己屏幕上操作就行,不耽误主驾开车。AI 语音交互反应也快,说 “打开三分之一天窗”“空调调到 24 度”,都能准确做到。最有意思的是,试驾时后排朋友假装咳嗽了几声,系统居然问 “要不要调空调风量”,虽然不是必需功能,但能感觉到它在试着理解人,不是只听指令的 “机器”。
驾驶辅助方面,高速上试了语音变道,说 “帮我变到左侧车道”,系统先看了看后方有没有车,确认安全了才变,整个过程很稳。对新手来说,泊车辅助也实用,能认垂直、平行这些常见车位,倒车时屏幕上会显示距离,还有语音提醒,停车没那么难了。不过得说清楚,这些辅助功能只是 “搭把手”,不能全靠它,开车还是要专心。

动力上,星越 L 东方曜装的是 2.0TD 涡轮增压发动机,配爱信 8AT 变速箱。在市区起步时,动力反应很及时,没明显延迟;加速时变速箱换挡很顺,没顿挫感。后来上了快速路,时速提到 100 公里,再踩油门还有劲,超车时心里有底。销售说涡轮在 1000rpm 时就能介入,实际开下来,低速时不 “肉”,日常通勤、跑高速都够用。
底盘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还装了可变阻尼悬架系统。试驾时特意走了段有小坑洼的路,底盘能把大部分颠簸滤掉,坐在后排不觉得颠得难受。方向盘力度刚好,女生开也不费劲,而且转向准,打多少方向,车轮就转多少,没虚位。
舒适性上,座椅是大亮点。主驾座椅能多向电动调节,还有腰托和按摩功能,试了下按摩,力度刚好,不轻不重,跑长途能缓解腰累。副驾的 “奢享女王座椅” 更舒服,不仅能按摩,还有电动腿托,把腿托拉长,长途坐着能把腿伸直,休息得更放松。车内隔音也不错,时速 80 公里以下,风噪、胎噪都小,超过 100 公里时,会有一点风噪进来,但不影响聊天。



试完星越 L 东方曜,我终于明白它为什么能吸引 85 万用户。它没追求 “极致” 参数,也没搞夸张宣传,而是把日常用车需要的地方做得扎实 —— 动力够用、座椅舒服、智能实用,还有符合东方审美的设计。对那些不选新能源,更看重燃油车稳定性、实用性的人来说,它确实是个务实的选择。
当然,它也不是没缺点,比如后排中间地台有点凸起,长时间坐三个人,中间的人腿会有点挤;车机有些功能,得多操作几次才熟练。但总体来说,优点能盖住这些小不足,符合大多数家庭日常用车的需求。
如果你们在看燃油 SUV,真的可以去 4S 店试一次。别人说再多都不如自己开一圈,毕竟每个人用车需求、感受都不一样,自己试过才知道合不合适。要是你们已经买了星越 L,也欢迎聊聊你们的用车感受,给准备买车的朋友当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