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太,在河北自行车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如今正计划成为医药上市公司,多瑞医药的控股方。
10月14日,这则“换帅”消息,让多瑞医药的股价像坐上了火箭,连续三天出现的大幅波动;
甚至在16日午间收盘时,飙升至50.43元/股,涨幅接近10个点。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的这张“信任票”,能押对宝吗?

在河北自行车行业,王庆太是个有名号的人物。
但在医药行业的聚光灯下,他还是个生面孔。
这位多瑞医药即将上任的新实控人,更多时候是和两个轮子打交道。

王庆太的故事起点并不高。
他出生在河北广宗县一个普通农家,初中毕业后的暑假就做起了收废铁的小买卖。
别看这生意小,那时他每天赚的钱,差不多是当地普通人半个月的收入。
1998年,在农业学校待了一阵后,王庆太认准了老家那边的老本行——自行车零配件。
从零配件起步,他慢慢建起了自己的自行车王国。

他名下的河北天天自行车公司,如今是河北重要的国外品牌童车代工基地;
另一家河北天王自行车公司,总投资超过5亿元,能年产300万辆镁合金自行车。
从收废铁到掌管两家自行车龙头企业、雇佣上千号人,王庆太的创业路堪称励志。
但制药可不是造自行车。

王庆太的产业布局大多围绕着自行车、贸易和儿童用品打转,他的两位一致行动人崔子浩、曹晓兵,背景也集中在建筑行业。
三个人,没有一个真正摸过医药行业的门道。
02 烫手山芋王庆太接手的多瑞医药,眼下可不是什么香饽饽,更像是个烫手山芋。
这家公司最近的日子不好过。2024年,多瑞医药营收只有2.41亿元,猛跌28%;更惨的是净利润,亏了6266多万元,这是它上市以来头一遭年度亏损。

多瑞医药业绩连年下滑
病根子出在它的核心产品——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上。
这玩意儿曾经是多瑞医药的摇钱树,2021年时卖了4.65亿元。
可惜好景不长,之后销量一路下滑,到去年已经不到1.2亿元,几乎是腰斩。
一棵树上吊着,树都快倒了,企业能不急吗?

多瑞医药自己也承认产品结构太单一,想方设法要找新出路。
去年10月,它花了2.71亿元买下上海建瓴70%的股权,想挤进如今火热的多肽原料药赛道。
多肽原料药确实是个热闹场子。
就像贵州铭肽生物,凭借GLP-1系列多肽原料药,今年前九个月销售额突破1亿元,产品远销欧美。
但上海建瓴规模小,自己还亏着钱,短期内根本指望不上它来贡献业绩。
多瑞医药的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一个自行车老板,带着两个建筑背景的伙伴,要接手一家困境中的药企。
这场面,怎么看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资本市场却好像挺买账。
消息公布后多瑞医药股价的连日上涨,似乎暗示着投资者们期待着变化。
这种“跨界”现象在当下的医药行业里,倒也不算孤例。
2025年,不少亏损药企都选择了“卖身”求生。
比如连续亏了六年的亚太药业,就在最近易主。

收购方看中的,往往是这些老牌药企成熟的生产线、团队,或者是那些响当当的老字号。
王庆太他们,或许也是看中了多瑞医药作为一家上市医药公司的“壳资源”和潜在价值。
但这医药行业的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
这行技术壁垒高、监管严格,市场竞争更是激烈。

没有金刚钻,光靠勇气和资本,很难玩得转。
美丽田园收购思妍丽的案例就摆在眼前,即便是行业内并购,整合也是道难题,更别说跨界了。
04 未知的前路王庆太的跨界冒险,结局远未注定。
他通过河北童曦自行车公司持有的新三板企业蓝天精化,上半年也亏了68万元。
这次出手医药领域,或许是他构建多元化产业版图的一步棋。
对于多瑞医药而言,新主人的到来意味着改变,但究竟是福是祸,谁也不敢打包票。
那个曾经在河北乡下收废铁的少年,如今即将掌管一家医药上市公司。

他的跨界故事刚刚揭开序幕,而资本市场和医药圈里,无数双眼睛正盯着这场“自行车骑进药厂”的大戏。
毕竟,在商业世界里,有时候最大的风险不是冒险本身,而是停滞不前。
王庆太显然不愿停滞,他选择了冒险骑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