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鸡蛋碰石头的真实故事
2025-10-23
书接上回:
和儿子聊完天,我就去图书馆梳理本周事宜,梳理完之后,他的作业还没有写完,我就站起来看看周边的书,没有想看的。
突然看到《辩护人》这本书,就在想,反正没有想看的,不如看看电影和书籍的区别。
谁知道拿了之后,根本没有打开就一直在看封面:
石头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石头最终会碎成细沙,而鸡蛋孵化出小鸡,终将越过石头。这是一个鸡蛋碰石头的真实故事!
这个故事好像是真实的故事,但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说冲击力不小,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面不会出现这个场景,就算是出现了也是不小心的。
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不能鸡蛋碰石头,因为鸡蛋会破,只是如果我们都是被教导的直接执行,那么我们还会去试错吗?
我们不仅仅不会去拿鸡蛋碰石头,甚至还会感觉这是傻子行为,这是不过脑子的招式,没有任何的作用。

很多时候,没有了经验其实并不可怕,因为还可以养出来经验,只是慢一点罢了;可怕的是没有了尝试,那么也就很难再出现鸡蛋碰石头的故事,毕竟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鸡蛋会破。
鸡蛋破了,那么留在手上连最基本的东西也就都没有了,我们还会去做吗?
保本注意并不是不对,只是我们要的是预防而非胆怯的不敢参与,这样的结果只会让我们缺失更多的机会,也会缺失更永久的渴望。
当渴望都没有了,我们还会去尝试吗?
看着小朋友在对面写作业我就在想,最近两年招聘的几个人,几乎都是那种感觉没有什么渴望的人,虽然来面试,但能力很差,也不能说是能力差而是不愿意动,没有任何渴望,不想去做认识事情,就是感觉要上班了,或许是年纪到了,或许是大家都在上班,他们来上班了,仅此而已。
没有了渴望,好像做任何事都是可以的,反正打不了回家,家里也不指望自己。
以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哪怕这个并不是很好。
而现在更多的很多人是有了孩子也会当家,就是因为该面对的东西不一样了,只不过以前是从结婚或怀孕开始,现在是要看到小朋友了才可以。
这个家或许并不是很好,但至少有了尝试的可能,就怕无欲无求,那么任何事情都没有了性质,活着的本意好像也在悄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