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全静伟论左右

全静伟论左右作者:全静伟律师按《现代汉语词典》,方位名词左:面向南方时靠东方的一侧。右:面向南方时靠西方的一侧。“左”引

全静伟论左右

作者:全静伟律师

按《现代汉语词典》,方位名词左:面向南方时靠东方的一侧。右:面向南方时靠西方的一侧。

“左”引申意义很多。

①古代指东方。像江左(长江下游以东的苏南、皖南),山左(山东省),淮左(淮南东路的苏北)。

②左翼或左倾,思想政治上激进的。欧美各国国会若分上、下两院,下院观念一般左倾激进。

③佐证、证明。《史记·酷吏列传》“使吏捕汤左田信等”;《新唐书·李纲传》“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

④姓氏。像春秋时期左丘明,东汉左思,三国时期左慈,明末左光斗,左良玉,清末将领左宗棠,左宝贵,中共将领左权。当代左姓人口超过一百万。

夏商周朝官尊左,宴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秦汉尊右,乘车时则以左为尊;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等朝官尊左,宴饮尊右;元代尊右。左右褒贬色彩不明显。以下“左”的引申意义明显带有贬斥色彩。

⑤以“左”为相对较低地位的。以“右”为相对较高地位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

⑥偏僻。《与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您所在的治所是个偏僻的地方)”。

⑦辅佐。《墨子·杂守》“亟收诸杂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左守事者”。

⑧不帮助、反对。像《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

⑨贬谪、降格,称左迁、左降。李白七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⑩疏远;贬抑。《春秋繁露·玉杯》“然则<春秋>之序道也,先质而后文,右志而左物”。

⑪相反、相违背,不一致。像意见相左。《新唐书·陈夷行等传赞》:“幸福而祸,无亦左乎!”

⑫偏斜;不正常。像旁门左道。《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

⑬错误、偏颇、不适当。《左传·昭公十年》“叔孙未乘路,葬焉用之?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

“右”引申意义也很多。

①古代指西方。像江右(长江下游西部的江西省)、山右(山西省),淮右(淮南西路的皖北)。

②右翼或右倾,思想政治上保守的。欧美各国国会若分上、下两院,上院观念一般比较右倾保守。

③迂曲。《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右。”郑玄笺:“右者,言其迂回也。”

④姓氏。像汉朝右公弼,事迹被记载在《印薮》中。右宗许‌:唐代文学家、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清代学者右大受,精通经史、数学、天文,曾担任翰林院编修。明末政治家右季石。当代右姓人口不足三千。

战国、秦汉崇尚右,文化繁荣,典籍众多。后世因循,多以右为上,为贵,为高,以左为卑、为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张守节正义:“秦汉以前,用右为上。”秦汉“右丞相”高于“左丞相”,“右威”指皇亲国戚。后世因循,“右”有尊崇之意,“右贤”即尊崇贤能。当然也有以“左”为尊的时代,“虚左以待”。以下引申意义明显带有褒奖、崇尚色彩。

⑤尊崇、崇尚。《淮南子·泛论训》:“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管子·七法》:“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中:“或谓‘论文者尊东坡,言诗者右山谷’,此门生亲党之偏说,而至今词人多以为口寔。”

⑥权势。古代中国面南背北,山的左边即东坡上午获得日照,气温上升慢,被认为是阴气较重的地方,山的右边即西坡下午气温达到最高,被认为是阳气较重的地方。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位于山的右边,山右成了“权势集中地方”的代名词。例句:他在公司地位很高,可以说是山右。

⑦亲近、偏袒。《战国策·魏策二》:“张仪相魏,必右秦而左魏。”

⑧帮助。“右,助也。从口从又”。注: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

⑨保佑,后作“祐”。《诗经·周颂·雝》:“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汉书·翟方进传》:“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清朝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据许书,凡助为右、为佑,神助为祐”《诗经·大雅·大明》:“笃生武王,保右命尔。”《诗·周颂·我将》:“维天其右之。”

⑩豪强。张衡《四愁诗》序:“又多豪右并兼之家。”《后汉·明帝纪》:无令豪右,得固其利。

⑪胜过,超过。像无出其右。洪适《〈隶续〉序》:“意世间所谓乐事,直无以右此者。”

⑫通“侑”。劝食。《诗·小雅·彤弓》“一朝右之”。《诗·周颂·我将》“既右飨之”。《周礼·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

综合以上所述,左、右本无尊卑之分。仅仅因为战国、秦汉文化繁荣,典籍众多,对后世影响巨大,尚右形成传统。古今中外皆称右手为“正手”,左手称“反手”。习惯用左手者少,被称为“左撇子”。现代人发现,“左撇子”有独到的优势,堪与正常人在工作、思维中形成互补。

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左、右对比不明显。战国及以后,偏旁部件在区别意义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工”部件为“左”的标志,以“口”部件为“右”的标志。进一步探讨下去,左工、右口区别在哪里呢?左工源于手工操作,右口源于脑力劳动“以口助之”。欧美各国国会传统区分上、下两院,代表广大手工劳动者利益的下院多由“左翼”政党领导,观念一般左倾激进;代表脑力劳动者的上院多由“右翼”政党领导,观念一般右倾保守。英语单词“右”right,引申意义很多,其中一个意思是“上流社会的”。闾,里巷的门。战国、秦汉时期,富贵者住在里门之右,贫贱者住在里门之左。古代中国因循传统,称下层平民为“闾左”,称世家大族为“闾右、豪右、右族、右姓”。中国左姓人口上百万,精英络绎不绝,右姓人口不足三千。右姓精英总数不及左姓,按精英比率则以右姓较高。

印度传统“手抓饭”用右手,视左手不干净、不吉利。英语单词“右”right还有很多意义。①正当的、公正的。②符合道德的、正确的。③正面的、健康的。④上流社会的。⑤纠正、扶正、补救。⑥表示肯定、同意语气“好的”。英语单词“左”left还有一个义项:剩余的。

汉字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半包围结构。左右结构汉字一般以左部为偏旁,右部一般不能称为偏旁。王字不能作为偏旁单指不能居左,可以居右。居右是主体,非偏旁。像汪、旺、往、枉、狂、匡(纠正、挽救)、尫(瘦弱)、彺(强壮有力)、迋(奔跑)、忹(希望盼望)、軖(车轴上的铁环)、抂(混乱状态)。玩、弄皆为斜玉旁,字源与玉相关。望,本作朢,字形由“臣”“月”“壬(tǐng)”构成,下部非“王”。

承前所述,古代中国左方代指东方,右方代指西方。《鸿门宴》排坐席,室内布局最贵为西方:“项王、项伯东向坐”,其次为北方:“亚父南向坐”,再其次为南方:“沛公北向坐”,最末为东方:“张良西向侍”。古代宾客室内落座,主人为表示热情与尊重,推宾客居西,称“西宾”,自己谦让居东,称“东道主”。室外布局,以“中”为贵,皇后居中宫;太子是未来的主人,居东宫;妃嫔居西宫。东岳泰山称“五岳独尊”;太平天国小朝廷天王以下各王以东王权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