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届国防委员会,有哪些值得回忆的事情?
今年是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成立71年、撤销50周年的纪念年。我们一起来看看,50年前的国防委有哪些值得
今年是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成立71年、撤销50周年的纪念年。我们一起来看看,50年前的国防委有哪些值得我们回忆的事情。
一、国防委未成为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
国防委员会,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简称国防委,1954年9月成立,1975年1月撤销。国防委是依照1954年宪法设立的,它的初衷是要建成国家体制内的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但是,它最终没有和原来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一样有真正的军事领导权 ,而是成为了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国防事务咨询机构。
依据1954年宪法,在国家体制中设立国防委,在国务院设立国防部。同时,1954年9月中共中央恢复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坚持党对军事工作、军队的绝对领导。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之后的中共中央军委,也始终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构。庐山会议后是林彪与贺龙一起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林彪生病期间,由贺龙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贺龙被错误打倒后,由罗瑞卿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罗瑞卿被错误打倒后,林彪单独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工作,至1975年1月国防委撤销。
二、国防委主席
三届国防委中,第一届主席为毛泽东,第二、三届主席为刘少奇。刘少奇1968年10月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被错误打倒,1969年11月逝世。刘少奇被错误打倒后、逝世后,国防委未再增补主席,也就是说国防委在1968年10月-1975年1月间实际无主席主持工作。实际上,这一阶段的党和国家的军事、军队工作,主要是由中共中央军委在负责。
三、国防委副主席
周恩来,是1945年9月改组的中共中央军委的副主席,也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由于主要工作和精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全国政协,均没有安排其再进入1954年新成立的国防委和重新恢复的中共中央军委,但是周恩来在党和国家军事工作和人民军队中依然有很高的威望和很大的话语权。
十大元帅,都担任过国防委副主席。
邓小平,虽然没有封帅,但是担任过三届国防委副主席,这也是一大奇迹。1954-1975年间,邓小平先后在中央秘书长、中央总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等任上工作。
十大将中,只有罗瑞卿担任过第二届国防委副主席,1965年1月任职,12月被错误打倒,前后任职不到一年。
另外,民主人士(国民党军起义、回国将领)中,程潜、张治中、傅作义、云龙、卫立煌、蔡廷锴担任过副主席。
四、国防委设立的意义
一方面,国防委的设立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的延续。
中共中央及其派出机构,处于领导全党或各苏区工作的领导地位,包括军事、军队工作。中革军委则处于被领导地位,负责军事、军队工作。但是,初期两者之间没有解决好分工问题。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走上军事领导岗位,才开始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到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共和国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才基本解决这一问题。即党对军事、军队工作的绝对领导,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具体的大政方针的方式进行,军委负责执行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中央政治局对军委具体负责军事工作、指挥红军作战则不予以干涉。
中共中央与国防委的关系,犹如中共中央与早期的中革军委一样,始终没有解决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始终没有形成“二合一”的凝聚力,因此国防委最终也被撤销了。
另一方面,国防委的设立为后来国家重新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中央军委,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设立,1983年正式设立)作了很好的探索。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合署办公的军事领导体制,既坚持了党对军事、军队工作的绝对领导地位,又完善了民主法治时代的国家军事领导体制。
第三方面,党和国家的军事、军队工作是党和国家、军队、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首届国防委期间,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防委主席均为毛泽东一人,党和国家处于长治久安、蓬勃发展阶段。从第二届国防委开始,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与国家主席、国防委主席不再是一人,党、国家和军队就开始出现问题,最终演变为“文化大革命”这一场十年浩劫。因此,坚持党对军事、军队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军委与国家军委“二合一”、合署办公,是党、国家、军队、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这也是国防委给我们的历史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