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天,南海那边,有消息说解放军搞了种新式的车载电子设备,这车不开炮也不发导弹,就专门骗信号,外军一架侦察机飞过来,一看下面以为是航母战斗群,结果过去一看啥也没有,立马掉头就走,啥都没捞着,这种办法叫软杀伤,不是让你打不着,是让你根本找错地方。

这事让人想起1994年的黄海,那年美军一架EA-6B电子战机飞到中国附近,放出假信号,骗说有几百架战斗机在一块儿,中国空军赶紧起飞拦截,等到了地方才发现,就一架敌机,当时中国的雷达还跟不上,容易被假东西糊弄,这次的事,成了中国搞电子战的起点。

从1994年到2025年,技术变了,以前美军得靠大型专用飞机做的事,现在中国一辆车就能干,这车能同时侦测多个频段,还能骗过对方信号、打断他们的通信,它不用固定在基地里,能直接开到前线去,电子战不再是大国的专属,成了谁都能用的信息武器。

《南华早报》最先提到2025年南海的事,没说消息来自哪方,也没得到解放军确认,但他们的描述跟之前阅兵展出的装备吻合,比如ZDK-03或04系列车载电子车,2015年和2019年都出现过,那些车的样子、功能,跟报道里说的差不多。
美国前七舰队司令约瑟夫·奥库安在2017年说过,中国的电子战能力很全面,这话从美军高层嘴里说出来,多少说明中国确实有了不小的进步,他虽然没提具体的事例,但放到今天来看,这句话还是挺有分量的。

现在的电子战早就不只是干扰或屏蔽了,它能骗过雷达,让舰船看起来跑得更快或更慢,体型变大或变小,甚至模仿整个航母编队的电磁信号,靠的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机器越练,假信号就越像真的,敌人看到的,不是真实情况,是你设好的局。
如果这事是真的,那就不只是小事了,这是在下大棋,目的不是打下飞机,而是让对方怀疑自己的雷达和情报,侦察变得费劲,决策就得拖更久,美军的情报链就卡住了,中国不用正面硬刚,也能让对手头疼。

西方打仗总想直接打掉目标,中国不一样,更爱绕着走,拖着耗着,这跟咱们的防守习惯有关,不图一下子把人打趴,只想让对方看不透底细,不敢轻易动手,这样省劲,也能撑得久。
2025年夏天,美军又开始在印太地区频繁侦察,到了9月,美国《防务新闻》说,他们正在搞一个新计划,专门应对中国的电子欺骗,这说明他们终于觉察到问题了,可要是中国早几个月就在实战里用上这套系统,那美军的反应就晚了。
没人能确定2025年南海那件事到底有没有发生,但有一点是明白的,中国电子战的能力早不是当初那个一碰就慌的新手了,它现在会设圈套,引别人往里钻,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是打仗的方式变了,以后拼的不是谁炮多弹猛,是谁能把对方的眼睛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