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一村六进士、一门三院士!浙江宁波这个水乡古村底蕴流长,人文渊薮

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的石塘村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村,整个村子依山面水,枕河而居,风光秀丽,因村后是形如馒头的石塘山,故名石

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的石塘村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村,整个村子依山面水,枕河而居,风光秀丽,因村后是形如馒头的石塘山,故名石塘村。

古时,村前曾经是广袤的广德湖,北宋政和年间,广德湖被填塞后,这里仅剩一条后塘河,河上有碶闸,过闸沿后塘河可以直达姚江。

石塘村虽小,却是块风水宝地,人文渊薮,底蕴深厚,古有“一村六进士”之说。自明末至今,这里人才辈出。

据记载,明朝末年,石塘翁氏祖上从福建迁居浙江后,专注经商,家境殷实。至清朝前期,其一支后裔翁景和以经商致富崛起于19世纪中叶的上海滩,他就是我国地质学的拓荒者、地震学奠基人翁文灏的曾祖父。

石塘村也就成了翁文灏的出生地,少年后移居月湖大书院巷求学。上世纪五十年代土改后,其故居由周姓人家居住,故被称为“周家门里”,并一直沿用至今。

翁氏家族以商贾之智,兼融书香之魂,书写了“一门三院士”的传奇,从这里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除了翁文灏,还有其弟“地球物理勘探之父”翁文波院士;其侄子“中国控烟之父”翁心植院士;其子“中国输油第一人”翁心源;其侄子美国总统智囊翁心梓;其次子国军抗日英雄翁心翰;其弟国民政府外交官翁文涛。

一个多世纪以来,翁氏故居斑驳的外墙,难掩岁月的沧桑,但至今依旧保留着明清建筑的古朴原生态。

老宅傍河而居,占地400余平米,前后两进,五间正房,两弄侧厢,错落有致,前设明堂,左右马头墙高耸,四部木梯,楼上楼下足足几十间。步入老宅,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份厚重的历史韵味之中。

在石塘村,除了翁文灏故居,还遗存着诸多历史古迹,有资教禅寺、石塘老街、石塘碶闸、石塘庙等。

资教禅寺是宁波最古老的禅林之一,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初时名“广德院”,宋治平元年(1064年)获赐“资教禅寺”御匾,鼎盛时僧众数百,田产广布。

寺院坐北朝南,西倚五岭山,背靠石塘山,二山如青龙白虎拱卫,青翠掩映,秀丽清幽,山门前清溪如带,田径稻浪翻滚。在宁波众多千年古寺中,知名度不高,显得格外冷门而神秘。

明代,因敕葬吏部尚书屠庸于屠沽山,寺庙迁现址重建,与屠庸尚书墓道形成独特的“庙堂与山林”对话格局,但屠庸墓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资教禅寺幸存了下来。

清康乾盛世期间,禅寺三度重修。而今的新建殿宇虽非唐宋原构,却延续着千年未断的禅脉,大雄宝殿的基石仍嵌着明代的莲花浮雕,石井栏还留存着康熙年间的凿痕,进入古寺,依稀可见昔日的岁月痕迹。

石塘庙与资教禅寺近在咫尺,这座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古庙,供奉着抗元英雄袁镛。

袁镛是南宋时期宁波西门柳庄袁氏的第五代族长,曾任平江军节度判官。1276年元兵南下时,他率众抵抗,因失援遇害,其家族十七人也全部赴水殉国,仅次子袁泽民因仆人沈兰朱救援幸免于难。‌

袁镛殉国后,家族因忠烈之名延续至今。石塘村民经常会在清明前后举行“忠义祭”,以祭祀传颂千古的宁波西门袁氏。

石塘碶闸是宋代水利枢纽,位于原广德湖西北侧,上建亭子廊屋三间。古时为鄞西后塘河与姚江之间排涝、阻咸、蓄淡的重要碶闸,至今还可调控山涧水流,碶闸上的“水平石”刻痕记录着明清历代水位。如今亭下保留一块“重修石塘碶碑记”,详尽记述了碶闸效益、建造历史以及宁波府调处意见等。

石塘老街始建于明代,昔日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每逢集市,远道而来赶集的人群,带有山区和城乡的物产在此交易,临水傍溪的街市热闹非凡。明代周志嘉有诗《石塘市》,描述了当年老街的情景:“细雨迟山市,乡邻拉伴行。鱼虾衣角裹,鹅鸭担头鸣。白酒喧茅店,红装纳竹篇,亲朋大都在,街口竞呼名。”如今因石塘村人烟稀少,老街也已名存实亡。

石塘古村,六进士、三院士,马头墙里的千百年遗存,古今光彩一脉相承。

Tips: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石塘村

交通:宁波地铁1号线到高桥站换乘公交301路到石塘村下,往南下穿杭甬高速立交桥沿周家门里方向步行约400余米即到,自驾导航“石塘娱乐活动中心”,周边有免费停车场。

门票:免费。

感谢你的阅读,你的每一次点赞、分享和留言都让我心生欢喜。

如果喜欢请关注@Trip在路上,我们一起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