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多式联运货运通道近日在喀什正式启用,这条新开的运输线路被视为中亚地区交通网络的重要突破,将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开辟更多元、更高效的通道,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的活力。

在10月15日,七辆满载货物的卡车从喀什出发,沿着新线路启程,预计10月21日抵达乌兹别克斯坦,24日到达土库曼斯坦。部分货物还将继续经由里海运往阿塞拜疆。这一“陆海联运”模式使中亚国家首次实现从中国西部出发,经中亚腹地直抵外高加索地区的完整物流链。
按照运营方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集装箱公司的介绍,这批货物来自西安和成都,先通过铁路运至喀什,再改由公路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随后重新转回铁路运输,穿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最终抵达土库曼港口并通过海路抵达巴库。运输货物以民用消费品为主,包括照明设备、机械零部件等,这种中短程与海运结合的运输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整体物流成本。中国交通运输部表示,这条线路的开通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深化互联互通、扩大务实合作的又一成果。它不仅优化了区域物流结构,也展现出多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成果。
业内认为,这条新走廊的意义远不止运输层面。它打通了横贯中亚南北的物流通道,为区域国家提供了摆脱对单一运输路线依赖的新选择,同时也让中国西部的生产基地更便捷地连接欧洲、南亚与中东市场。未来,这条线路可与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即“中间走廊”)形成互补,为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往来提供新的支撑点。
随着通关便利化政策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升级以及数字化追踪系统的应用,这条线路有望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营。相关国家正计划设立多式联运中心和物流园区,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跨境贸易与仓储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