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埃安首款增程车来了!12.68万起,油耗低、动力强、噪音小

作为一个常年泡在懂车帝论坛、经常帮身边朋友选车的“老司机”,这段时间被埃安首款增程车AION i60的消息刷了屏。12.

作为一个常年泡在懂车帝论坛、经常帮身边朋友选车的“老司机”,这段时间被埃安首款增程车AION i60的消息刷了屏。12.68万起的预售价,配上“亏电油耗低、动力强、噪音小”的宣传,还说要重新定义国民增程车,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带着怀疑的——毕竟增程车的“亏电三痛”已经是行业老难题了,很多20万级的车型都没彻底解决,一台10万级的车能做到吗?

抱着较真的心态,我专门找渠道静态体验了实车,又查了大量官方数据和行业对比资料,今天就从普通消费者的视角,跟大家好好聊聊这台AION i60(品技术)增程版到底实力如何,值不值得咱们普通人入手。

先聊核心:增程车的“老毛病”,AION i60(用车口碑)真的能治?

选增程车的朋友,心里多半都有过纠结:市区用电省钱是真香,但一跑长途亏电了,油耗飙升、动力变肉、噪音变大的问题就全来了。这也是我身边很多人放弃增程车的关键原因——本来想图个“鱼和熊掌兼得”,结果最后变成“两头都不讨好”。

AION i60增程版最敢打的点,就是直接对着这三大痛点下手,核心依仗的是广汽自研的星源增程系统。这套系统据说之前是用在20万级豪华车型上的,现在下沉到12万级市场,单看这个技术下放的力度,确实让人期待。咱们一个个说实际表现到底怎么样。

1. 亏电油耗:5.5L/100km是噱头还是真省油?

增程车亏电油耗高,本质问题是增程器效率低,很多车型的增程器油电转化效率也就3度电/升左右,相当于“小马拉大车”,费油还不出力。而AION i60用的是广汽自研的1.5ATK发动机,还配了个挺有意思的“火山型燃烧系统”,官方数据说1升油能发3.73度电,这个效率在行业里确实能排到前列,中汽研还专门给它发了“增程器能效之星”认证,可信度算是有了背书。

光有高效增程器还不够,AION i60还加了个全域AI能量管理系统。简单说,这套系统就像个“智能管家”,能提前规划能耗路线,该补电的时候补电,该回收动能的时候回收,还能让增程器一直待在最高效的工作区间,据说能让整车节油率提升15%,最终亏电油耗控制在5.5L/100km。

这个数据到底实不实用?咱们结合日常用车场景算笔账。如果是每天通勤20-30km的上班族,AION i60的CLTC纯电续航能到210km,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根本用不上增程器,日常用车成本和纯电车没区别,每公里也就几分钱。就算偶尔周末跑个小长途,就算电亏完了,5.5L/100km的油耗也比很多紧凑型燃油SUV低不少——要知道同级别的燃油车,市区油耗普遍在8-10L,高速也得6-7L,长期用下来能省不少油钱。

不过这里要客观说一句,5.5L/100km应该是理想路况下的油耗,实际用车中如果经常堵车、或者开空调,油耗大概率会稍微上浮一点,但就算涨到6L左右,在增程车里依然是优秀水平。而且它的油箱容积不算小,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能到1240km,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顶多加一次油,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确实能缓解不少。

2. 亏电动力:满电和亏电真能没区别?

很多增程车的“通病”就是“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满电的时候电机动力足,加速推背感明显,可一旦电池没电了,增程器供电跟不上,加速就变得慢悠悠,超车都得提前预判,特别没信心。

AION i60之所以敢说解决这个问题,核心是它的增程器持续发电功率能到85kW,而行业平均水平也就60-70kW,这个功率刚好能满足180kW驱动电机的持续供电需求。简单理解就是,就算电池不帮忙,增程器也能单独喂饱电机,不会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

而且工程师还优化了发电系统和电机的匹配策略,尽量缩小满电和亏电状态下的动力差异。虽然我没机会实测亏电加速,但从参数来看,180kW的电机功率在同级增程车里算是上游水平,就算亏电,动力输出应该也不会太拉胯。比如高速上需要超车,深踩油门的时候,电机能快速响应,不用像某些增程车那样等半天动力才上来,驾驶信心会足很多。

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增程车的动力本质还是靠电机,虽然AION i60的电机功率不低,但毕竟是家用SUV,不能指望它有性能车的爆发力,日常通勤、高速超车够用就好,追求极致加速的朋友可能得考虑更高价位的车型。

3. 亏电噪音:真能达到图书馆级别?

增程车的噪音问题,其实比油耗和动力更影响乘坐体验。很多增程车亏电后,增程器启动的瞬间会有明显的“突兀感”,嗡嗡的噪音传到车厢里,跑长途能吵得人头疼,尤其是带老人和小孩出行的时候,体验特别不好。

AION i60在噪音控制上花了不少心思。首先它的增程器是四缸机,本身就比三缸机运转更平稳,震动和噪音都小一些;再加上“火山燃烧系统”让热效率达到了43%,增程器不用高转速运转就能满足供电需求,噪音自然就降下来了。官方说怠速发电时车内噪音能降到40分贝以下,这个声音大概就是图书馆里翻书的声音,几乎感觉不到增程器在工作。

除了增程器本身,AION i60还做了一整套NVH优化:比如优化了增程器的转速,避开车身共振频率;增加了悬置隔振装置,把发动机启停振动降低70%;还优化了线束管路的传递路径,减少噪音传导。这套组合拳下来,它还拿到了中汽研的“静音之星AAA”证书,这可是权威机构的认证,不是随便说说的。

实际体验下来,静态状态下确实几乎听不到增程器的声音,就算模拟高速行驶的工况,车厢里的噪音也控制得不错,后排乘客正常聊天不用刻意提高音量。不过这里要客观说,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和胎噪还是会有一点,这是SUV车型的普遍问题,AION i60的表现算是同级中上水平,不用太担心噪音影响乘坐体验。

除了三大优势,这些亮点也值得关注

如果说星源增程系统是AION i60的“核心竞争力”,那弹匣电池2.0、智能辅助驾驶和空间表现,就是它的“加分项”。作为一台家用SUV,这些配置直接影响日常用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咱们也一一说道说道。

1. 电池安全:弹匣电池2.0到底靠不靠谱?

买新能源车,电池安全绝对是重中之重。这些年时不时看到电动车自燃的新闻,让很多消费者心里都有阴影。AION i60搭载的是广汽自研的弹匣电池2.0技术,这个技术其实已经用在很多埃安车型上了,累计装车超过130万台,还经过了500亿公里的行驶验证,据说针刺、枪击都不起火,就算把电池拧成麻花还能用,至今保持着零自燃的纪录。

这个数据听起来确实很硬核,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用纠结那些极端测试,只要知道它经过了大量市场验证,安全性有保障就够了。而且AION i60的电池容量是29.165kWh,不算特别大,一方面能控制车重,提升续航效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池出问题的概率,日常使用更放心。

补能方面,AION i60支持3C快充,15分钟就能把电量从30%充到80%。平时在服务区休息的时候,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充不少续航,比很多同级增程车的补能速度都快。而且它的充电接口位置设计得很合理,不管是快充还是慢充,插拔都很方便,不用绕到车后面费劲操作。

2. 智能辅助驾驶:12万级也能有高阶辅助?

以前提到智能辅助驾驶,大家都觉得是20万以上车型的专属,但AION i60把这套配置下放到了12万级市场,确实挺让人意外的。它搭载的GSD驾驶辅助系统,基于3R7V的硬件方案打造——也就是3个毫米波雷达+7个摄像头,硬件基础算是扎实。

这套系统的亮点在于“实用”,不像有些车型搞一堆花里胡哨却不好用的功能。它能覆盖41类主要使用场景和392类细分场景,不管是高速巡航还是城市泊车,都能提供辅助。比如跑高速的时候,高速NDA导航驾驶辅助功能能根据导航路线自动上下匝道、智能变道,长时间开车能减轻不少疲劳;在城市里停车的时候,自动泊车功能能应对大部分标准车位,对于新手或者停车技术不好的朋友来说,确实很实用。

更让人放心的是,这套系统的可靠性经过了严苛验证,累计测试里程超过60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万圈,就算在暴雨、大雾等复杂天气下也能稳定工作。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智能辅助驾驶只是“辅助”,不能替代人工驾驶,不管系统多智能,开车的时候还是得集中注意力,安全第一。

3. 空间和外观:家庭用户的“菜”吗?

作为一台家用SUV,空间和外观是很多消费者选车时的重要考量。AION i60的外观设计走的是“国泰民安脸”的方正风格,门形前脸高大方正,横平竖直的线条看着特别踏实可靠,很符合家庭用户的审美。贯穿式前大灯形似“门”字符号,夜间点亮后辨识度很高,不会显得太单调。

侧面线条遵循0.618黄金分割定律的水切线设计,不仅看着协调,还能给车内乘客带来更通透的开扬感。车身尺寸是4685/1876/1660mm,轴距更是达到了2775mm,这个轴距在紧凑型SUV里算是超长水平了,为车内大空间奠定了基础。

实际体验下来,后排空间确实让人惊喜。我身高180cm,坐进后排腿部还有两拳多的距离,头部也不会觉得压抑,就算是三个成年人并排坐,也不会太拥挤。地板中间的凸起不算高,中间乘客的脚也能有地方放,长途乘坐不会太难受。

后备箱空间也很实用,常规状态下容积有416L,日常购物袋、婴儿车、行李箱都能轻松装下。如果需要装大件物品,放倒后排座椅后,容积能拓展到967L,能装下8个20英寸行李箱,就算是5人出行,带再多行李也不用发愁。

车漆工艺方面,AION i60用了豪车级别的“3C2B车漆喷涂工艺”,配合暖绒金、星河蓝等6种自然色系和2款双色涂装,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又能应对长期使用中的漆面损耗,耐用性应该不错。不过双色涂装可能会比纯色贵一点,具体得看经销商的政策。

内饰和配置:实用为主,没有多余花哨

AION i60的内饰设计走的是简约实用路线,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设计,但细节处做得很到位。中控台的布局很规整,物理按键不多,大部分功能都集中在中控屏上,操作起来很方便。材质方面,虽然受限于价位,不能指望全是软质包裹,但经常接触的地方都用了软质材料,手感还不错,不会显得廉价。

座椅的舒适性也值得夸一夸,坐垫和靠背的填充物很厚实,支撑性很好,长途乘坐不会觉得累。而且座椅的包裹性不错,就算过弯的时候,也能把人固定在座位上。预售阶段还会赠送4个定制头枕,细腻亲肤,能进一步提升驾乘舒适性。

配置方面,AION i60走的是“实用够用”的路线。除了前面提到的智能辅助驾驶和电池安全配置,它还配备了自动大灯、自动雨刷、倒车影像、定速巡航等日常常用的配置。中控屏的尺寸不算小,显示效果清晰,操作流畅度也不错,支持导航、蓝牙、车联网等功能,日常用车足够了。

横向对比:12万级增程市场,AION i60竞争力如何?

12万级增程SUV市场,现在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零跑C11增程版、深蓝S7增程版等,都是热门车型。AION i60想要脱颖而出,就得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和比亚迪宋PLUS DM-i相比,AION i60的价格更有优势——宋PLUS DM-i的起售价要15万左右,比AION i60贵了2万多。虽然宋PLUS DM-i的品牌口碑和市场保有量更高,但AION i60在亏电油耗、空间和智能辅助驾驶配置上并不逊色,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性价比更高。

和零跑C11增程版相比,AION i60的电池安全性更有优势,弹匣电池2.0的市场验证更充分,零跑的电池技术虽然也不错,但在极端安全测试上的表现不如弹匣电池亮眼。而且AION i60的NVH表现和空间实用性也略胜一筹。

和深蓝S7增程版相比,AION i60的外观更偏向家用稳重风格,深蓝S7的溜背造型更年轻化。动力方面,两者相差不大,但AION i60的纯电续航更长,日常用车成本更低。不过深蓝S7的内饰科技感更强,适合追求年轻化设计的消费者。

总的来说,AION i60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均衡”——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在亏电油耗、动力、噪音控制、空间、安全等关键维度都有不错的表现,再加上12.68万的起售价,性价比确实很高。

哪些人适合买AION i60?哪些人不建议?

聊了这么多,最后帮大家梳理一下,到底哪些人适合买AION i60增程版,哪些人可以再考虑考虑。

适合入手的人群:

1. 预算12-15万,追求高性价比的家庭用户:这个价位能买到空间大、油耗低、安全性高的增程车,AION i60算是很靠谱的选择,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全家出游都能满足。

2. 担心纯电车里程焦虑,又想享受电车驾驶体验的消费者:AION i60“日常用电、长途用油”的模式,既能享受纯电车的平顺安静和低用车成本,又能避免长途出行的补电焦虑。

3. 注重电池安全和乘坐舒适性的用户:弹匣电池2.0的零自燃纪录,加上优秀的NVH表现,对于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来说,特别有吸引力。

4. 新手司机或需要智能辅助驾驶的用户:GSD驾驶辅助系统能覆盖高速巡航、城市泊车等场景,能大大降低驾驶难度,提升驾驶安全性。

不太建议入手的人群:

1. 追求极致性能的消费者:AION i60的动力够用但不算强劲,如果你喜欢激烈驾驶,追求推背感,可能得考虑动力更强的车型。

2. 注重内饰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AION i60的内饰设计比较简约,科技配置不算丰富,喜欢大双联屏、氛围灯等配置的用户可能会觉得不够惊艳。

3. 充电特别方便,只需要市区通勤的用户:如果家里或单位有固定充电桩,每天通勤里程也不长,纯电车可能比增程车更合适,用车成本更低,维护也更简单。

最后总结:AION i60能重新定义国民增程车吗?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AION i60真的能重新定义国民增程车吗?我的答案是:它确实有这个潜力。

原因很简单,它精准抓住了普通消费者对增程车的核心诉求——解决亏电油耗高、动力弱、噪音大的痛点,同时在空间、安全、性价比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12.68万的起售价,能买到20万级的技术和配置,这种“越级”的产品力,在12万级增程市场里确实很能打。

而且埃安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头部品牌,之前在纯电车市场已经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市场保有量也很大,后期的维修保养、零部件供应都有保障,不用担心像一些小众品牌那样“买得起修不起”。

不过客观来说,AION i60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内饰科技感不足、动力不算强劲等,这些都是它的小短板。但对于12-15万的预算来说,想要找到一台没有短板的车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取舍。

如果你是注重实用性、追求高性价比的家庭用户,想要一台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应对长途出行,还能省油耗、保安全的车,那么AION i60增程版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当然,最好的方式是等实车到店后,亲自去试驾体验一下,感受一下它的动力、噪音控制和空间表现,再做最终的决定。

总的来说,AION i60增程版的出现,让12万级增程市场的竞争变得更激烈了,这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有竞争才有进步,我们才能买到更划算、更实用的车。至于它最终能不能成为“国民增程车”,还得看市场的检验,但至少现在来看,它已经是一台很有诚意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