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门生意火了外国人根本“扛不住”,终于轮到我们中国遥遥领先了

刚刚结束不久的2025年ChinaJoy大会,来自中国游戏厂商们向全世界展示了多项创新科技成果和超多新潮游戏。这次大会也

刚刚结束不久的2025年ChinaJoy大会,来自中国游戏厂商们向全世界展示了多项创新科技成果和超多新潮游戏。

这次大会也在中国的游戏厂商和国外的企业之间建起沟通合作的通道,将我们跨越式升级的游戏理念展现了出来,从之前的单一产品到如今的生态系统,让出海之路变得越来越顺畅。

根据AppMagic发布的数据,2024年的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中,排行10的游戏有四个是出自我们中国的厂商。

骄傲的成绩单,印证着中国游戏出海的阶段性胜利。

回顾游戏从最初的走出去到现在的生存良好,我们得以在发展的路径中窥见真相,取得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的挑战和考验。

据《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24年的游戏出海营收为185.57亿美元,相比去年涨幅了13.39%,尤其在移动手游领域表现更为突出。

从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单机游戏出海,到今天在全球游戏排行榜上成为常驻代表,回顾中国游戏出海的二十年历史,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惧怕挑战,所以我们抓住了机遇。

2010年,苹果的划时代产品iPhone4问世,让我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流畅交互,对移动的游戏业务需求也随之而来。

但当时的国外游戏开发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PC端,这让我们抓住了后来者居上的机会。

当时的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将手机游戏业务视为重点的业务增长来源,并且在2010年2月就发布了第一批优质游戏合作的通知,吸引了很多优质的游戏CP(内容提供商),让游戏事业快速的得到发展。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国内游戏开始了野蛮生长,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2018年~2019年和2021年~2022年,为了规范游戏行业的秩序和整治当时的乱象,国内游戏厂商经历了两次版号静默期,通俗点讲就是游戏拿不到国内发行的资格了。

这一举动导致大量的游戏被积压,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海外市场就成了不得不的选择。

2018年,腾讯率先推出的《PUBG Mobile》海外版可谓是绝对的赢家,上线8个月注册的用户就高达2亿,在100多个国家拿到下载榜的第一名,成为当年的爆款游戏。

从2018年到2024年,中国游戏迎来了出海的高速发展期,单从游戏收入就能感受到增长的趋势,从98.5亿美元上升到185.9亿,但却在2022年出现了首次下滑。

尽管下滑的原因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有全球通货膨胀导致的用户削减娱乐开销,也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原因,当然本地化运营的薄弱当属最大问题。

厂商在出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也被行业所属部门看在眼里,于是就在今年的4月份,由商务部门发布《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重申了游戏出海的发展重要性。

这无疑是给所有的出海厂商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为中国游戏布局全球提供了强大的背书。

从最初的生存战到今天的争夺战,中国游戏出海的二十年可谓是风雨兼程,但穿过那些暴风雨之后的厂商们,再也不是当初那些毫无竞争力的新手玩家了。

移动应用调研平台Sensor Tower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在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里来自中国的厂商高达32个,狂揽20亿美元的收入,非常值得骄傲的成绩。

这些游戏厂商中,既有背靠大公司的常青树,比如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连续七年全球手游营收榜前三;也有黑马般的创意厂商,《Archero2》和《Capybara Go!》给人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位列第一和第二,也让大家记住了海彼游戏这个公司。

在众多出海的成功案例中,《原神》和其背后的米哈游收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画面设计精良的RPG的代表,同时兼具剧情丰富且角色独特,另外加入了具有中华文化的传统乐曲,十分生动的玩法更是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好奇心,为用户停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原神》的成功不只为米哈游创造可观的收益,更是为整个游戏产业带来了技术上的创新和审美上的提升,在行业里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表现同样优异的还有沐瞳科技,他们一直聚焦于海外市场,尤其是它推出的《Mobile Legends:Bang Bang》更是屡创佳绩。

作为一款MOBA手游, 竟然将月活跃用户拉至1亿以上,并在东南亚、西亚等十余个国家成为"国民游戏",拿下二十多个国家的App Store畅销榜。

游戏中英雄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这款游戏的一大亮点,同时其运行需要的超低带宽也为玩家带来了流畅的体验。

深耕东南亚市场的沐瞳科技,也为国内的中小厂商的出海提供了可能性的范本,并且成功跻身2026年的亚运会电竞项目,无疑是移动电竞走向全球的行业领头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游戏在海外大放异彩,比如点点互动发行的《无尽冬日》,创意的模拟经营玩法和深度玩法完美融合,直到今天依旧占据着下载和营收榜单。

再比如柠檬微趣研发的《Gossip Harbor》的出现,创新的广告叙事和丰富的运营活动,为休闲游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

适者生存这句话形象的表达了中国游戏厂商在海外的艰苦奋斗的过程,也让所有的后来者看到了希望和信心。

中国游戏出海发展二十年到今天,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我们依然还有前进的空间。

特别是最近两年在主流市场的增速放缓,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都在考验着出海的厂商们,未来的出海路径该怎么规划?

回归游戏本身,第一要点是好玩,美国著名的视频游戏设计师Jesse Schell曾说:“游戏就是人们通过玩乐的心态解决问题的活动。”

特别是这一代在互联网里长大的年轻人,新奇有趣才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学会抛去所有的外部手段,回归做出高质量好玩的游戏才是决定生死的不二法则。

尽管开发者手握好的游戏,可想要在海外顺利的生存下来,还要在本地化运营这一环节卯足力气。

这是一个摆在所有游戏面前的难题,本地化的运营不只是简单的语言翻译,而应当要深入了解所在地区的文化传统将之融入到游戏中,小到人物的肤色和服饰、文化的禁忌、民族的习俗,大到政治立场都要考虑在内。

每一款新游戏的出海,首轮的宣发决定着能否一炮而红,也是让无数商家感到头疼的一环。

随着全球的游戏市场进入了争夺存量的阶段,过去货不对板的买量推送已经行不通,在流量算法越来越精准的今天,提升宣发的内容优质度以及和用户建立更好的链接才是求稳的关键。

情绪价值主导经济浪潮的今天,或许也可以给游戏宣发的创作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近几年随着AI技术的发展,也给游戏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AI工具的出现,无论是游戏的开发、宣发,还是本地化运营,都能看到明显的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开发阶段可以借助AI快速的处理素材,在产品本地化的过程中可以快速且稳定的翻译对话和充当客服的角色,在宣发时获取更精准的付费用户数据。

付费用户数据是所有游戏厂商的商业罗盘,也决定了后续的运营和盈利规模。

根据伽马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游戏出海收入的主力市场依旧是欧美和日韩,尽管从数值上依旧在增长,但明显增速有所下降,这无疑又是新一轮考验的开始。

但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的潜力慢慢显现出来,包括中东、拉美、东南亚等地区,在这里也许可以寻求下一个奇迹。

中国游戏从最初的鲁莽开局,到今天的全球遍地开花,是大家共同努力开创的局面,想要在此基础之上再创辉煌,必定是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磨练和深耕。

我们从来不奢望游戏出海这条路能走的顺利,只是当所有考验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和挑战硬碰硬,将所有的磨难变成我们的勋章。

鼓起勇气走出去,凭借努力活下去,在为自己找出路的同时,更是让世界看到中国出品的精良和影响世界的实力。

中国游戏,正在让全世界看到它独特的魅力和难掩的光芒。

参考资料:

1、Sensor Tower《2025年10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

2、晚点LatePost《中国游戏出海启示录:从 “把游戏带出去” 到 “把能力带出去”》

3、中国新闻周刊《这个国产游戏,两年狂赚老外250亿》

4、远川研究所《中国游戏,找到快乐的国际通用公式》

作者|小雅

编辑|向晚晚

—END—

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