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6年支付17万元租金却分文未兑现,宣传的独立门面变成位置模糊的格子铺,商铺到期后不仅拿不到收益,所有权还被开发商变相侵占。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某华物流港”业主陈先生的遭遇,揭开了这个曾获上级文件背书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背后的乱象。据陈先生透露,和他有着相同遭遇的业主,约有八千余名。从对投资前景满怀期待的购房者,到长期权益维护无果的受害者,这八千余户家庭经历了巨大落差。
上级背书+售后返租引信任,实际交付与承诺“天差地别”
2014年前后,陈先生关注到“某华物流港”项目。开发商出示的上级文件及宣传手册显示,该项目是上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定位“西南最大30万吨冷链市场”,承诺“独立门面、双证齐全”,并有简阳相关媒体报道加持,宣传中还提及“八里庄冷链搬迁”“检验检疫中心入驻”等配套规划。这份官方背书让当时还是“荒草坡”的地块成为“黄金商铺”,八千余名购房者随之入手,陈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开发商宣传,陈先生提供)
“售后返租”方案是吸引业主购房的关键:业主购房后商铺由开发商代为运营,2014年至2020年6年间单户可获约17.7万元收益,部分楼栋租期8年,租金按商铺总价51%计算,有计价单佐证。陈先生及其他业主均因上级背书和稳定收益预期购房,但2020年返租到期时,租金分文未兑现。
更糟的是,开发商拒不返还商铺。八千余名业主均发现,宣传的“独立门面”实际是“格子铺”,多数商铺为清水框架状态;规划的30万吨冻库仅建成5万吨,检验检疫中心等配套未落地,商铺出租率不足十分之一,完全不具备经营条件。
合同篡改+证件失效,业主权益遭“连环侵害”
比交付不符更恶劣的是合同被篡改。陈先生等多位业主反映,开发商以“办理房产证”为由要求更换合同,未说明原因也未征求意见。更换后的合同问题丛生:原约定6米层高被降低,9、10、11栋从3层改为4层,B1栋从5层增至19层,11栋通往主干道的道路规划被取消致商铺成“死角”;更严重的是,新合同模糊房产证办理条款,导致业主手中的房产证无法办理贷款、申请营业执照,形同虚设。
业主还质疑补充协议效力:部分补充协议签订时间早于主合同,主合同更换后,该协议却被上级部门当作“开发商可改业态、拒交房”的依据。业主依据《合同法》第61条、62条提出,补充协议依附主合同存在,主合同失效则补充协议无效,但上级部门仅以“经多部门调查”为由拒绝核实,对业主损失也未回应。
此外,大华公司以“不签协议不给办产权证”“需95%业主签字才出租”相要挟,逼迫业主签订12年期委托管理合同,条款约定“租出去才有租金”“公共区域收益归大华”,完全免除自身招商责任;后续长期物业管理合同更剥夺业主除专有面积外的物业使用权,收物业费却不代招租,业主强烈要求撤销该类合约。
三次反映无回复,诉讼败诉,权益维护遇“多重阻碍”
陈先生自2018年起维护自身权益,其他业主也多方奔走:业主代表三次赴京反映,仅获“等待处理”答复;2024年9月2日,陈先生等人赴房管单位反映问题遭推诿;9月25日,包括陈先生在内的43名业主提起诉讼。
陈先生提供的视频、书面记录等证据显示,权益维护中曾发生冲突:疑似社会人员参与抓捕业主,部分执法人员未着装执法,有业主持房产证收房时被打伤;业主称,执法单位负责人李某洪曾要求签订12年协议并带头冲突,负责人钟某斌存在恐吓业主小孩的行为。


(现场图片,陈先生提供)
目前,陈先生已联合业主收集到两千余名业主签名诉求、受骗返乡人员及家属名单,以及购房合同、上级文件、权益维护视频等完整证据,明确权益维护基于合法权益。


(业主签名,陈先生提供)
业主诉求明确:要么履约赔偿,要么退房退款
以陈先生为代表的八千余名业主,当初正是出于对“上级招商引资”背书的信任选择该项目。如今租金成空、商铺变格子铺、合同被篡改、证件失效,反映与诉讼均无果,甚至遭遇不合规执法,这份信任已崩塌。业主核心诉求清晰:要么开发商兑现租金、返还合格商铺并完善配套;要么退房退款并赔偿全部直接损失。同时,他们恳请相关部门核查三大问题:早于主合同的补充协议是否合法?未经同意篡改的合同与规划为何生效?项目资金流向能否公开?
一个曾被寄予厚望的重点项目,沦为数千家庭的权益维护困境,核心是业主合法权益的受损。要知道,业主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背后是无数家庭省吃俭用的积蓄,如今项目 “爆雷”,不仅让大家的血汗钱打了水漂,更导致不少家庭因财产损失产生矛盾、走向破裂。
业主们恳切期待简阳市相关部门主动介入,牵头协调开发商直面问题、妥善处置;也盼开发商能重拾诚信底线,承担应有的企业责任。毕竟,每一份业主的血汗钱都不容辜负,每一个官方支持的项目都应经得起责任检验。目前,业主们仍在等待相关方的明确回应,事件后续进展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