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护肤界“万金油”-神经酰胺

神经酰胺是由神经鞘氨醇长链碱基与脂肪酸组成神经鞘氨脂质一种。神经酰胺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对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衰老

神经酰胺是由神经鞘氨醇长链碱基与脂肪酸组成神经鞘氨脂质一种。神经酰胺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对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衰老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神经酰胺作为皮肤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主要成分,不仅在鞘磷脂途径中作为第二信使分子,还对表皮角质层形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维持皮肤屏障、保湿、抗衰老等作用。

神经酰胺对皮肤的作用

保湿:角质层的保湿作用也与神经酰胺密切相关。皮肤中的水、脂类及天然保湿因子( NMF) 共同组成皮肤的保湿系统,阻止水分的丢失。角质形成细胞从基底层向角质层分化的过程中,神经酰胺、脂肪酸、游离胆固醇被排出,呈层状分布于角质细胞之间,形成防止水分丢失的屏障。当各种原因所致脂类缺乏时,水屏障作用减弱,经表皮水分流失( TEWL) 就会增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而神经酰胺是高效的保湿剂,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基团,对水有较好的亲和作用,可以促进表皮水合作用,减少表皮水分蒸发,增进表皮细胞凝聚力,防止皮肤干燥脱屑。

抗炎:皮肤的脂质组成是独特于任何其他组织的,并且在不同物种不同部位分布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质分布也会有所改变。皮肤的脂质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酯、蜡酯、角鲨烯和角质形成细胞衍生的脂质( 包括神经酰胺) ,以及皮肤常驻菌产生甘油二酯后释放的脂肪酸。角质形成细胞代谢和皮肤菌群活性都会影响皮肤表面脂质。许多脂质在皮肤表面具有抗菌功能,包括类鞘氨醇碱和皮脂衍生的皂角酸。游离脂肪酸如月桂酸,棕榈酸和油酸可增加抗微生物肽的释放,还与葡萄糖基神经酰胺、鞘氨醇等抗微生物脂质以及人类β 防御素2等抗菌肽协同作用,参与皮肤的固有免疫,防御病原体的人侵。CD300是白细胞单免疫球蛋白样受体,CD300f是CD300家族成员激活和抑制受体之间的抑制受体。有实验表明,神经酰胺作为CD300f的配体,通过与之结合可抑制小鼠模型中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活化和过敏反应。该实验证实,神经酰胺与CD300f相互作用,通过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积聚,在脂多糖诱导的皮肤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增强皮肤屏障:神经酰胺在表皮层是通过板层小体将葡萄糖基神经酰胺分解再将其从颗粒层转运至角质层,在此过程中ATP结合盒转运子超家族A12(ABCA12)可促进葡萄糖基神经酰胺在板层小体的聚集。并且有研究表明ABCA12缺失会导致丑角样鱼鳞病的发生。含有ω-OH的神经酰胺能共价结合于角化细胞的角化包膜的内披蛋白上,由此将脂质基质和角化细胞连接起来,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有害物质通过毛孔、汗腺进入皮肤,从而具有抗敏功效。

抗衰老:神经酰胺中的鞘氨醇碳链具有双键,且有端位羟基,说明其易氧化使双键断裂,因此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低浓度的神经酰胺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因此神经酰胺有一定的抗衰老功效。

神经酰胺在护肤品的应用现状

虽然神经酰胺具有优异的保湿、抗炎抗敏、修复屏障、抗衰的功效,但是神经酰胺作为高结晶性物质,应用于化妆品存在溶解度低、水分散性差、易结晶析出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化妆品中应用。目前神经酰胺在化妆品的应用主要以脂质体、微胶囊等形式应用在化妆品中。

神经酰胺在护肤品应用里主要作为保湿剂,经典保湿技术大概分为五代。第一代主要以甘油和凡士林为代表,第二代主打天然保湿因子的产品。第三代保湿剂,就是生物多糖类保湿剂,以透明质酸钠为代表,第四代保湿剂是糖类衍生物。技术继续再向前发展,最近几年,以神经酰胺为表现的第五代保湿剂,特别是与人体内结构等同的神经酰胺,非常红。当然,对于皮肤的TEWL,神经酰胺效果确实也非常好,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一个,这个事实上是增加皮肤的内在保湿力和柔韧性,简单的说,就是增强了皮肤的抵抗力。神经酰胺分子结构的特殊性,高熔点,低溶解度,能和脂肪酸,胆甾醇,水形成的液晶结构可以牢牢抓住水分,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第五代含神经酰胺的保湿产品,最早有影响力的,应该算伊丽莎白雅顿上市的时空胶囊。他们把神经酰胺用油溶解后,和硅胶弹性体混合,用胶囊的形式封装,形式很新颖,至今仍在销售。现在还有众多品牌添加了神经酰胺,如适乐肤神经酰胺屏障修护润肤乳、珂润润浸保湿滋养乳霜、堇紧致抚纹身体盈润精华乳、玉泽皮肤屏障修护神经酰胺调理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