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从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宝玉对袭人是一种依恋,哪怕是晴雯被逐、宝玉怀疑过袭人之后,也很快打消了怀疑。倒不是袭人做了什么、找到什么证据、证明了无辜,而是宝玉性格软弱,不能相信如何亲密的人会是告密的坏蛋。在此之后,他还把袭人与黛玉并列为“同死同归”的终身伴侣。

有网友对我的观点不满。他们认为,宝玉早就不信任袭人了。在挨打之后,最狼狈的时刻,他支开了袭人,却派晴雯去给黛玉送旧帕。这还不是失去信任的明证吗?

还真不是。宝玉支开袭人,并不是因为“最狼狈”。事实上,他最狼狈的时刻,恰是袭人陪着他的。口说无凭,上原文:“袭人见贾母王夫人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
肯让袭人解开裤子看屁股上的伤,还是主动要求的,这是宝玉不信任袭人吗?

至于说“支开袭人”,那倒也是有的。那是黛玉来探望之后、宝玉睡了一觉醒来,袭人被王夫人叫去刚刚回来。袭人见王夫人,这是一个重要情节,但是宝玉这时还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当然也谈不到“不信任”。他只顾自己的想法,“因心下记挂着黛玉,满心里要打发人去,只是怕袭人”,这才用借书为理由,支开了她,打发了晴雯去看黛玉——看黛玉是真的,两块旧帕并不是目的,是被晴雯再三提醒,才顺手拿来做幌子。

要去看黛玉,为什么就得支开袭人呢?
那是因为袭人知道他与黛玉的爱情。白天挨打之前,他对黛玉表白的那句“睡里梦里忘不了你”,黛玉已经走开了没听到,却阴差阳错被袭人听了去。既然听到了,自然就知道“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

恋爱,不管古代现代,都是私密的事,怕人知道的。在古代更是“不才之事”、“奸淫狗盗”、是绝对的禁忌。现在要派人去看黛玉,又是“白眉赤眼”,无缘无故,袭人一定能知道这就是爱情。不管是为了私密,还是因为禁忌,宝玉都不愿让袭人知道自己和黛玉的亲密往来。所以他要支开袭人。

而晴雯并不了解他的爱情,反倒要问他“白眉赤眼,做什么去呢?”送了旧帕也“一路盘算,不解何意”。她是宝黛爱情的完全的局外人。
此时此际,宝玉需要的是一个局外人,而不是知情者。这与是否信任袭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