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我的人生记忆之八:小学的断断续续(二)

半年幼儿园生活很快过去,我挥之不去那些小伙伴对我奚落与不快,但我感觉高兴的是,玉芳姐从来没有看不起我,她一遍又一遍,反复

半年幼儿园生活很快过去,我挥之不去那些小伙伴对我奚落与不快,但我感觉高兴的是,玉芳姐从来没有看不起我,她一遍又一遍,反复教我识字、教我数数、教我跳舞-----我尽管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但是我却愿意与玉芳姐一起,尽情唱啊跳啊。我想起来那时的情景,我内心一阵阵狂喜,一阵阵激动!

玉芳姐出嫁了,嫁到邻县一个修铁路的工人。那时,农村女孩子到出嫁年龄,如果找到一份工作,就跳出了农门,那是乌鸡变成了金凤凰。玉芳姐的出嫁引来多少未婚女子的羡慕啊。

玉芳姐走了,她给我们带了一阵欢笑,纯净的农村里,那种带着书香气的欢笑一直刻在我的脑海。

玉芳姐走后,我们临时组建的幼儿园随即也瓦解。我们又野孩子一样,游玩了一阵子------

九月一日,坐落在小祠堂的本村小学开始新学年招生。我跟随玉芳姐带领的这帮小伙伴们一起进入了小学一年级。进入小学,也是人生遨游知识殿堂的开始,我感觉一种骄傲与自豪,但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却不知道原由。

后来,我慢慢才知道,原来是父辈们以一种羡慕与期待来给我们灌输一种潜意识。朦胧中,我们骄傲与自豪,是因为父辈们很难接受教育,他们不识字,把读书看成一种非常神圣而高贵的事业,因为,只有读书人,才能脱离一年四季辛苦劳动,享受轻闲而待遇优厚的工作。

教书先生在农村与长辈齐名,受人尊敬。我们每家每户堂屋供奉的香火正中,写的牌位:天、地、君、亲、师!老师在里面,地位高,受乡人崇拜!

我的启蒙老师,拖着长声,拿根竹棍,狠狠叫嚷。我们遭遇了一个下马威,人人都听话,但还是有挨棍子抽打的。这种教育方式,现在不推崇,但那时的农村,却是非常盛行的。

在这种体制下,我们学习出奇刻苦。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笔一画歪歪扭扭写汉字,火柴棍一样笔笔直直写数字,还跟老师一样,拖着长声,大声地背记。

另外,我印象中的启蒙老师,还负起与上课内容无关的责任,就是将我们班那些“二狗”、“铁蛋”相类似的土气、粗俗的姓名全部捉摸更改了,同班同学父母没文化,取了这名,老师改了,他们名字更具文雅与大气。我那个狗名“花儿”也是老师给我改的。沿用至今,的确给我人生蒙上一层儒雅的气息,让我自尊心也得到维护,给我今后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厚重洗礼。

我们村是一个文化氛围比较浓的一个村。脑海有印象时,就知道我们这个龙泉二组,出了不少知识分子,身边能数出来的众多大学生,让我们这些小学生们倍感骄傲!·

这些骄傲的心态,让我们昂首挺胸、扬眉吐气,因为,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

但是,我不知道内心何时有了一种压力感,尽管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努力写作业,认真认数读字,一直是学习生活主旋律,大家却纷纷有一种自己的梦想,因为父母各有不同。

对我来说,爸爸妈妈都在干农活,他们顾不上我,即使能顾上,但他们却爱莫能助,因为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也不会写。

印象中,一个个长夜里,妈妈挑亮昏黄的煤油灯,陪着我,她一针针纳布鞋鞋底,我一笔笔书写新学的生字。

有一次,实在太累了,我握着笔打瞌睡,粗糙的纸面上留下钢笔尖深深地划痕。

妈妈看了,用鞋底敲醒我。红红的眼睛久久地看着我,让我感觉到她眼中那份深深的期待!

那次,她说了一句一生都让我能记住的话:娃娃啊,你妈肚子没多少墨水。你要多读书啊,书读你肚子里,那还是为你好啊,要想爬出这个山沟沟,只有读书哇。

我才知道,读书,不仅仅是认字,不仅仅算数,更是能走出农村这个贫瘠山沟的方法啊。

虽然我懂到读书的重要,但让我痛苦的是,我的脑子里记忆,却是零星散状,总是将课文形不成连贯的脑中留存数据。我总是被留在教室,反反复复地背记课文。

我脆弱的体质,也时不时添乱,常常有感冒发烧症状出现,让我糊糊涂涂地学习,让我迷迷糊糊地生活。(未完待续)

本文系兵心网老兵原创,欢迎大家对人生记忆发表自己的看法!更多话题,请在评论区留言,希望您畅所欲言,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