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发展进程有目共睹,不管是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等,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除了我国外,还有一个国家经常给自家脸上“贴金”,这就是印度,其则多次表示自己就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但有这么一个更强势的大国正在悄然崛起,它是欧盟的领头羊,是欧洲工业的灯塔,这便是现在真正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德国。

和平红利下的德国
“和平红利”是指国家或地区在和平时期因减少军事冲突和军备竞赛,将原本用于国防的资源转向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等领域所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收益。

两德统一后,德国依托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化分工体系,在经济、安全战略及国际地位等上出现了显著变化,享受了长达三十年的“和平红利”。
低国防开支、稳定的能源供应以及开放的国际市场等等,共同支撑起了德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构建了以汽车及配件、机械设备制造、电子电气、化学及制药工业为核心的四大产业链,这四大支柱产业更是居世界市场领先地位,使其在制造业上长期保持竞争力。
但如今,和平红利已经受到了冲击,并在不断消逝,欧盟也在反思“和平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

尤其是在地缘政治的剧变以及经济与安全的双重危机下,地缘政治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俄乌冲突,而经济与安全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制造业的困境以及安全政策的转型。
前面我们也提到,低国防开支、稳定的能源供应、开放的国际市场都支撑起了德国的制造业竞争力,而这稳定的能源供应,就是俄罗斯的天然气。

跟俄罗斯搭上那条能源线,能源不仅便宜还稳定,德国那些化工、汽车等产业全是“吃”能源的大户。
在这样的基础下,德国的工厂轰隆隆转,钱袋子越来越鼓,这就是他们其中之一的“和平红利”,风光了几十年。

但俄乌冲突这火一点,可把德国给烤惨了,过去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啪”一下就断了,换来的都是美国那边的天价货。
成本噌噌往上涨,利润薄得像纸,甚至还时不时出现断供的情况,这下要了命了,以前“德国制造”是金字招牌,现在连自己都快撑不住了。

这时候你看德国前总理朔尔茨那一阵子,步子迈得小心翼翼,好多人看着就一个感觉:他在“苟延残喘”,外面环境越来越差,国内成本越来越高,工业一个劲儿地往外跑。
那能怎么办呢?总不能等死吧?这不,就在本月6日,当德国新任总理默茨上任后,开始带领德国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欧盟的领头羊
第一点,德国直接派出了整编装甲旅去立陶宛,就杵在白俄罗斯家门口,立陶宛当然高兴了,还表示是德国这种方式对北约和欧洲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二点,德国开始为乌克兰提供武器了,甚至表示将要全面解除对乌克兰远程武器射程的限制,允许乌克兰使用德国等西方国家提供的武器袭击俄罗斯领土纵深军事目标。
这一系列的行为,不禁让人回想起二战时期的那个德国,也难怪不少人都在表示:难道当年那个疯狂的德国又回来了?

回看二战时期的德国,展现了极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其战斗力、工业基础和战略战术在战争初期几乎横扫欧洲。
当年,德国凭借闪电战战术,在战争初期创造了惊人的征服速度:4个小时攻占丹麦、5天拿下荷兰、18天征服比利时、27天击败波兰,39天内迫使法国投降。

除了战术外,这也离不开德国的工业基础和武器,1938年,德国战争潜力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MP40冲锋枪、古斯塔夫大炮、V2导弹、Go229轰炸机、毛瑟98K步枪、虎式/豹式坦克等装备性能远超同期多数国家或地区,也难怪会说,一个更强势的德国正在重新崛起。

参考资料




评论列表